骨血管瘤是以内皮细胞围成的血管腔隙为特征的良性病变。大约50%的骨血管瘤发生于椎体(尤其是胸椎),20%发生于颅盖。其余的可见于胫骨、股骨和肱骨。血管瘤是常见病变,一项研究发现尸检标本中约10%有椎体血管瘤。发病高峰期是五十多岁。血管瘤通常是无症状的病变,通过X线照片或尸检发现。
骨血管瘤病因可能是:骨血管瘤为良性,生长缓慢,早期患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患者不就医,故不被发现。晚期患者溶骨性破坏改变显著时,却被误诊为转移癌而放弃进一步检查治疗。
病理:
它是一种呈瘤样增生的血管组织,掺杂于骨小梁之间,不易将其单独分离。从组织学上分为海绵状血管瘤及毛细血管瘤,前者多见于脊柱和颅骨,后者多见于扁骨和长管骨干骺部。
肉眼所见:肿瘤组织为灰红色或暗红色,极易出血,肿瘤使骨质膨胀变薄,在肿瘤壁上常见到粗糙而硬化的不规则骨嵴。
镜下所见:海绵状血管瘤的组织,大多是密集的薄壁扩张血管,属于毛血管或小静脉,血管中充满红细胞,肿瘤边缘可有残存的正常骨小梁,在肿瘤组织间可见到脂肪性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