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常具有多年病史,就诊年龄以20一40岁为最多。初期症状不明显。甚至当囊肿长大后也无明显症状或偶尔发现上腹部肿块始引起注意。发展至-定阶段时,可出现上腹部胀满感、轻微疼痛或压迫邻近器官所引起的症状。如肿块压迫胃肠道时,可有上腹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腹胀等;位于肝顶部的囊肿可使膈肌向上抬高,压迫肺而影响呼吸;位于肝下部的囊肿可压迫胆道。引起阻塞性黄疸;压迫门静脉可有脾肿大、腹水。
在病程经过中,常有过敏反应史,如皮肤瘙痒、荨麻疹等。腹部检查时,往往可看到右肋缘略鼓出或上腹有局限性隆起。囊肿位于肝上部,可将肝向下推移;囊肿如在肝下绿。则可扪及与肝相连的肿块:呈半球形,表面光滑,边缘清楚,一般无压痛,可随呼吸而上下移动。
肝包虫病主要的并发症是囊肿破裂。其次是继发细菌感染。 包虫囊肿如因外伤或误行局部穿刺而破入腹腔,便突然发生腹部剧烈疼痛,腹部肿块骤然缩小或消失,伴有皮肤瘙痒、荨寐疹、胸闷、恶心、腹泻等过敏反应,甚至出现休克。溢入腹腔内的生发层、头节、子囊经数月后,又逐渐发育成多发性包虫囊肿。如果原来囊肿已合并细菌感染或与胆管相通,则穿破后引起严重的腹膜炎。 囊肿破入肝内胆管,产生与胆石症相似的临床表现,但程度较轻。
由于破碎囊膜或子囊阻塞胆道、合并感染,可反复出现寒热、黄疸和右上腹绞痛等症状。有时粪便内可找到染黄的囊膜和子囊。继发性细菌感染大多由于胆管破人囊肿而引起。临床表现为细菌性肝脓肿的症状,但固有厚韧的外囊,故中毒症状一般较轻。囊肿也可以破人胸腔,但较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