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视网膜母细胞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治疗展望

2009-07-08 华西都市报 A +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有遗传型和不遗传型。80年代中期已将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b)基因定位于13q14,并成功地从分子水平分离和克隆到Rb基因并对Rb基因及其蛋白产物的结构和生物学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Rb基因的缺失或失活是肿瘤发生的关键,进而提出了肿瘤抑制基因的概念。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与细胞凋亡有关,White等认为Rb蛋白作用于细胞分化周期限的G1/S控制点,通过抑制转录延长因子E2F家族,对细胞周期循环起抑制作用。其过度表达既可使生长静止细胞合成DNA,又可导致细胞凋亡。Pans等研究发现Rb基因功能丧失引起的细胞凋亡可由p53介导。p53在转录水平激活WAF1(一种与p53相关的细胞周期循环基因)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周期循环。Nork等认为p53基因对视网膜母细胞瘤起一个管理作用。Kondon等证实在γ射线放疗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瘤细胞的死亡是导致了WAF1/CIP1基因的表达,通过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interleukin-1 beta converting enzyme)的激活而引起凋亡。

  治疗展望

  从上面可以看出凋亡参与了许多眼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如果能从不同的水平对凋亡进行有效的调控,必将在其治疗中找到新的突破。

  基因治疗 凋亡与许多基因的表达有关,如Bcl家族、p53、C-myc等。所以可以通过促进凋亡抑制基因的表达,或抑制激活基因的表达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如转入抑制基因Bcl-2。Cherzi等证实在视神经损伤中转Bcl-2基因,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在转基因Bcl-2的鼠中减少3种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色素细胞的死亡。相反在需要凋亡的细胞可以转入凋亡激活基因,如转入p53基因到肿瘤细胞而治疗肿瘤等。在具体基因定位不是太清楚的,或与之相关的凋亡的有多个基因参与,可以用反义技术如反义的寡聚MRNA 阻止凋亡的进行。

  神经营养因子治疗 许多凋亡与神经生长因子的缺乏有关,所以补充营养因子可以抑制由此造成的凋亡。如补充神经生长因子可以延缓视神经切除后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存活作用。在鸡胚的视网膜中补充脑源性营养因子后减缓神经细胞的凋亡。

  阻止凋亡活性物 由于许多疾病的的机理不是太清楚,所以此时可以通过抑制凋亡诱导物和阻抑其活性物的形式而达到治疗目的。如蛋白酶合成抑制剂放射菌素D (actinomycetin)、亚胺环己酮(cycloheximide)、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氟苯桂嗪(flunarizine)、谷氨酸受体阻滞剂、核酸内切酶抑制剂如aurintrincarboxylic acid、蛋白质激酶C激活剂如phorgol myristate、ICE抑制剂YVAD等,通过这些途径阻断凋亡的最后途径达到阻止凋亡发生的目的。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