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鼻咽癌

鼻咽癌易感基因终被发现

2009-06-04 健康生活 A +

  近30年来,广东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老一辈科研人员对鼻咽癌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及诊断治疗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曾于2000年获得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们发现,鼻咽癌的发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同时与其他环境因素如病毒感染、进食咸鱼等也有一定的联系。

  为深入研究鼻咽癌的致病基因,在中国国家863、973、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广东省科委、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等项目的支持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临床及科研人员从中国的广东、广西、海南、江西等省共收集了126个鼻咽癌家系,通过与中国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中心等单位合作,对这些家系的基因样本进行先进的微卫星全基因组扫描、分型和连锁分析,历经4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发现在人类4号染色体4p15.1-4q12区域存在鼻咽癌的易感基因。

  7月16日出版的最新一期国际权威刊物《自然遗传学》杂志,刊登了中美科学家合作取得的这一研究成果。

  鼻咽癌绝大多数起源于鼻咽粘膜柱状上皮的储备细胞,该储备细胞是一种原始多能性细胞,可分化为柱状上皮,也可分化为鳞状上皮。

  鼻咽癌常用的组织学类型如下:

  1。鳞状细胞癌 高分化的鳞状细胞癌癌巢细胞分层明显,可见大量角化珠。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常无角化现象,癌细胞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癌巢,癌细胞分层不明显。癌细胞呈多角形或卵圆形,胞浆丰富,境界清楚,少数癌细胞尚可见细胞间桥。低分化鳞癌多见。

  2。腺癌 多来自粘膜的柱状上皮。高分化腺癌极少见,癌细胞排列成腺泡状或腺腔样结构。低分化腺癌癌细胞排列成不规则的索条状或片状,偶有腺腔样结构或形成腺腔的倾向。

  3。未分化癌 主要有两个亚型。一型称泡状核细胞癌或大圆形细胞癌,旧称淋巴上皮癌。癌巢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与间质界限不很明显。癌细胞体积较大,胞浆丰富,细胞境界不清,核大呈空泡状,核圆形或椭圆形,核膜清楚,可见1~2个大核仁。癌细胞间常见淋巴细胞浸润。另一型特点为癌细胞较小,胞浆少,呈圆形或短梭形。癌细胞弥漫分布,无明显癌巢形成。恶性度较高。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