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的中医辨治

2009-06-04 华商报 A +

    妇女子宫下脱,称为子宫脱垂,因多发生在产后,故又有“产肠不收”之称。本病主要因为气虚及肾虚。气虚则下陷不能摄纳,肾虚则胞脉胞络受损,冲任不固,在治法上应按“虚者补之,陷者举之,脱者固之”的原则,以益气升提、补肾固脱。

    气虚表现为子宫下移或脱出,劳则加剧,小腹下坠,四肢无力,少气懒言,面色少华,小便频数,带下量多、质稀色白,舌淡苔薄,脉虚细。治法宜补气升提。用补中益气汤加川断、金樱子。方中黄芪、党参、甘草益气升提,升麻、柴胡升提阳气,以助益气之力,白术健脾,当归补血,炒川断补肾,金樱子收涩固脱。若继发湿热,带下量多,色黄质黏、有异味,可于原方中去金樱子、党参,加黄柏、败酱草、薏苡仁等以清热利湿。

    肾虚表现为子宫下脱,腰酸腿软,小便频数、夜间尤甚,头晕耳鸣,舌淡红,脉沉弱。治宜补肾固脱。用大补元煎加金樱子、芡实、鹿角胶、紫河车。方中当归、熟地养血滋阴,杜仲、山萸肉、枸杞子补肝肾,山药、炙甘草健脾和中,鹿角胶、紫河车温肾填精,金樱子、芡实收敛固脱。

    子宫脱出常因摩擦损伤,出现溃烂红肿,黄水淋沥,带下量多,发热口渴,小便黄赤、灼热而痛等症状,应先清热利湿,待湿热清除之后再扶正,可用龙胆泻肝丸加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