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梅毒

女性梅毒为何易漏诊?

2009-06-03 当代医学 A +

  近年来,梅毒发病率在我国逐年成倍增长。观察发现,其发病特点为:一期梅毒男女之比为21:1,二期梅毒为1.17:1。之所以出现这么大的差异,可能是因一期梅毒(硬下疳)仅表现为外生殖器部位不痛不痒之溃疡,有自限性,在男性患者,易被发觉而能及时就诊,女性患者下疳位于宫颈、阴道壁时,不易发觉,主动就诊少,导致漏诊,延误治疗。

  为了及时有效地诊断和治疗梅毒,控制其发展,当男性患者经过查体、化验确诊梅毒后,务必说服性伴及时就诊,尤其是高危人群,更应加强检查。病史较短或曾有应用抗生素史者,应多次作血清学检查,直到最终确诊为止。

  梅毒在全世界流行,据WHO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200万新发病例,主要集中在南亚、东南亚和次撒哈拉非洲。于1505年经印度传入我广东,至今已近500年。 解放前是中国四大性病之首,60年代初基本被消灭,80年代再次发生和流行。1991年报告病例数为1870例,1995年11336例,1997年33668例。1997年以来占报告8 种性病的比例在6%以上,呈明显增多趋势,临床经常可见一、二期梅毒, 也已发现三期梅毒和先天梅毒。在义务献血员中发现隐性梅毒。

  传染源: 梅毒是人类独有的疾病,显性和隐性梅毒患者是传染源,感染TP的人的皮损分泌物、血液中含大量TP。感染后的头2年最具传染性,2 年后基本不通过性传播。TP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并在感染后2年依然有传染给胎儿的危险。

  传播途径: 性接触是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约占其95%以上。感染TP 的早期传染性最强。如果是显性梅毒,可发生性行为接触的任何部位的硬下疳,如生殖器、肛周、直肠、乳头、舌、咽、手指等部位的硬下疳。随着病期的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一般认为感染后2年以上性接触就不再有传染性。

  患有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多发生在妊娠 4个月以后,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或分娩胎传梅毒儿。,一般认为孕妇梅毒病期越短,对胎儿感染的机会越大。感染后2年仍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梅毒螺旋体也可以间接接触传染,如通过接吻、 哺乳和被患者分泌物污染的衣裤、被褥等日常用品造成传播。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