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于妇女子宫腔上面有一层丰富腺体,间质细胞和淋巴的腺组织,离开了它的正常位置,跑到子宫腔以外的地方种植下来,继续生长。 临床症见:患者盆腔及荐椎部位疼痛,不孕,性交时疼痛感,月红前有淋漓状出血,发病率在不孕妇女中约30至40%。 中医:辨证调治中医认为,子宫内膜异位属于月经不调及不孕症范围,其病因:1、冲任伏热,真阴不足;2、阴虚火旺,不能摄精血;3、湿痰闭塞子宫;4、血瘀积血闭塞子宫。 在中国古籍文献中提及(类似)的以下症状 (一)经水不调 1、有经水断续,或先后无定期者,人以为气血之虚也,谁知是肝肾之郁乎……治法舒肝之郁,方名定经汤。 (酒菟丝子一两,酒当归一两,炒山药五钱,炒黑芥穗三钱,酒白芍一两,熟地五钱,白茯苓三钱,柴胡五分) 2、妇人有经水过多,行后复行渐复行,身体困倦,面色痿黄者,人以为血热有余之故,谁知是血虚而不归经乎,或谓血旺经多,虽旺而经亦不多。治法应大补血,而引之归经,方用四物汤加味。 而在《女科切要.调经门》中亦有以下论述: 室女妇人经事先期而来,有热甚者,有气血多而伤血海者; 1、血热者,腹多不痛,血色紫,脉洪,宜凉血地黄汤; 2、虚热者用逍遥散或补中益气加黄柏。知母,或四物汤加陈皮、香附、黄柏、知母; 3、腹中冷痛用五积散; 4、若泄泻者,要先理脾; 5、咳嗽者,逍遥散加川贝; 6、若气血多而伤血海者,其腹必痛,宜妇附丸及霍香正气散。 (二)不孕 在文献《傅青主女科.锤子门》 1、妇人有腰背酸楚腹胀,乃任督脉虚,治法必先去其虚,而补其任督,用升带汤; 2、妇人有少腹之间,自觉紧迫不舒,不能生育者,先大补脾胃之气血,而使腰膀利,方名宽带汤。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转载方请明确注明出处及链接,或完整保留此版权信息。 (实习编辑:林志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