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危害极严重的疾病,发生中风后,一般治疗效果都不够理想,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这方面很多患者有惨痛的体验,因此要抓紧预防。而对于已发生中风的患者应强调针对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才更能发挥效果。 中风能够预防吗? 专家解答:预防是可能的。但整体讲,中风的发病率并未见到明显的降低。至少说明需要对预防对象选择更可靠的方法,即:需要有较确切的能提示危险状态的预警方法,并广泛应用。 现在临床已经证明,溶血磷脂是一种有效的预警标记物,卫生部在2006年2月7日发布,面向农村和基层推广适宜技术“十年百项计划”其中包含有缺血性脑卒中的预警因子――溶血磷脂酸的临床应用。美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首次批准了一种中风预警的方法,它与我们应用的溶血磷脂极其相似。 需要对亚健康及健康人群进行更强的宣传。 注意防治相关疾病及病理状态,如脑供血不全等。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健康的大脑源于自己的努力,医生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 怎样做可以预防中风? 专家解答:预防中风要掌握好五个要素: ★关注脑健康,注意自己的脑功能和效率状态,中老年定期进行检查,青壮年有症状或危险因素需进行检查。 ★加强运动,强度控制在合适程度。 ★注意饮食,防止“病从口入”。 ★良好的生活习惯,特别是要保证睡眠质量。 ★正确合理用药。 中风前有什么前兆吗? 专家提示:您或您的朋友、家人如果有过下面的状况,一定要来就诊。 中风的5个危险信号: ★突然脸或上下肢麻木或无力,特别是一侧。 ★突然意识不清、语言或理解困难。 ★突然单或双目视物不清。 ★突然行走困难、晕或失平衡,失定向力。 ★突然原因不明的严重头痛。 什么情况应进行中风预警评估? 专家解答:除了确诊为脑血管病(脑梗塞、腔隙梗死等)的患者外,下列患者也应就诊: ●临床上已经有,或疑似有脑缺血(脑出血)的患者,成年人中常头痛头晕者、怀疑腔梗者、怀疑脑血栓形成者。 ●虽然没有明显心脑血管病症状体征,但有危险因素存在时,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家族史,以及长期吸烟大量饮酒史等。 ●肿瘤患者,需要判断其血栓事件发生倾向时。 ●心脑血管做支架前后,评估因支架导致的血小板激活。 ●需要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者。 ●动脉粥样硬化者。 蔬菜中的“降脂大将” 高血压 饮茶亦有道! 常吃杜仲能降“三高” 患上高血压的六个习惯 冬天高血压病人应注意什么 高血压向年轻人“下手” 佳节慎防血压“节节高升” 冠心病患者冬季如何暖心 高血压患者饮食七项注意 健康心脏 走好这七步! 更多心脑血管疾病知识尽在>>>中国第一心脑血管疾病门户 (实习编辑:李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