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认为多数肾小球疾病,其肾功能几乎都是以不同速度进行性地下降,一旦进入慢性肾功能不全阶段,其恶化速度更快。因此,预防和阻止肾脏病的进展,延缓从肾功能损害到肾功能不全,进入尿毒症这一进程,是一重大的研究课题。其中,饮食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被认为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饮食疗法的目的是为了减轻肾脏负担,抑制肾功能损害的进展,如果能很好地实行饮食疗法,即使进入肾功能衰竭也能够延缓病程进展,但实际上,肾病患者及家属甚至部分医生对这一问题认识不足,强调得不够。 饮食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医家都很重视食疗。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有“食治”专篇,其中提到水肿的饮食原则“慎于口味,莫恣意咸物”,“秋冬暖饮,常食不得至饱,止得免饥而已”;《千金方》有“大凡水病难治,瘥后特须慎口味,不则复病。水病人多嗜食不廉,所以此病难愈也。”这些在现在仍有很强的科学指导意义。 各种肾脏病,都有程度不等的水、电解质(钾、钠、钙等)紊乱,蛋白质、脂肪、糖代谢的失调,至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则变得尤其突出,因此纠正这些失调与紊乱是最基本的措施。其中以蛋白质、能量(热量)、水、盐的控制最为关键,我们称其为四大要素。 (实习编辑:戴月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