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癌症

癌症检测有新手段啦!

2009-03-28 39健康网 A +

  研究的领导者是托马斯杰斐逊大学杰斐逊医学院的生化和分子生物学专家Eric Wichstrom和特拉华大学的电机工程助理教授Balaji Panchapakesan。这项研究的结果在11月17日的AACR-NCI-EORTC国际会议上公布。   研究组分析了癌细胞与抗体结合时,纳米管抗体网络中的电流起伏。他们将精细的碳纳米管放置在电极之间,然后用单克隆抗体(即瞄准癌细胞表面上的靶标蛋白质抗原的定向导弹)覆盖纳米管。这些抗体对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具有特异性,而这种受体在癌细胞中的水平很高。接着,他们检测了通过抗体-纳米管联合体的电流在两种不同类型乳腺癌细胞被放置在这个仪器上时的变化情况。   研究人员发现通过这个抗体-纳米管设备的电流的增加与癌细胞表面上的受体数量成正比。使用的这两种类型的乳腺癌细胞分别为人类BT474乳腺癌细胞和MCF7型癌细胞:不依赖雌性激素的BT474具有中等水平的IGF1R,而依赖雌性激素生长的MCF7则具有高水平的IGF1R。   检测结果表明BT474癌细胞使电流上涨三倍,而具有高水平IGF1R的MCF7细胞,其电流增加了8倍。   这种方法能够用于癌症检测,而且能用在复发性的循环系统肿瘤细胞的检测中。它能在数秒中诊断出细胞是否发生癌变,而通常的组织学方法则需要花费数小时甚至数天时间才能完成。   (实习编辑:黄熙琳)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