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辩证配膳:辩证诊治也是食疗的基本原则。"虚则补之,实则泄之"、"寒者热切期望之,热切期望者寒之"、"温者清之,凉者温之"、等,为治疗大法。配膳时要根据"证"的阴阳、虚实、寒热,分别给予不同的饮食配方。一般而言,风痹者宜用葱、姜等辛温发散之品;寒者宜用胡椒、干姜等温热之品,而禁忌生冷;湿痹者宜用茯苓、苡米等药品;热痹者一般是湿热之邪交织,药膳宜用黄豆芽、绿豆芽、丝瓜、冬瓜等药食物,而不宜吃羊肉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2、烹饪合理:凡食疗物品,一般不采取炸、烤、爆等烹调方法,以免其有效成份破坏,或使其性质发生改变而失去治疗作用。应采取蒸、煮、炖、煲汤等方法。烹饪的目的在于即使其味美可口,又使其保持药性。 饮食调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来说非常重要。首先,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应选用高蛋白、高维生素及容易消化的食物经过合理的营养搭配及适当的烹调,尽可能提高患者食欲,使患者饮食中的营养及能量能满足机体的需要。 其次,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不宜服用对病情不利的食物和刺激性强的食品,如辣椒等,尤其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的病人及阴虚火旺型病人最好忌用。糖类及脂肪也要少用,这是因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糖皮质激素,导致糖代谢障碍,血糖增高,而脂类食物多粘腻,可使血脂胆固醇升高,造成心脏、大脑的血管硬化,并且对脾胃功能也有一定损害。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食盐用量也应比正常人少,因为盐摄入过多会造成钠盐潴留。 另外,茶叶、咖啡、柑橘、奶制品也可能会使类风湿病人的症状加重。 不同类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其饮食宜忌也各不相同,分述如下: (1)风热型和湿热型:风热型主要症状为关节游走性疼痛,发热,咽痛,便秘,小便溲赤,苔厚,舌红,脉数或弦数,血沉也明显增快,而湿热型的病人可出现低热、胸闷、纳差、关节肿痛有积液、舌质红、苔白腻、脉搏滑数、血沉增快等表现。出现这些症状的病人应该多选用寒凉的饮食,如米仁粥、豆、生梨、豆卷、菊花菜、芦根等,可以协助清除内热;而不应食用温热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姜、桂皮、酒等,因为吃这些会伤阴助火,加重症状。 (2)寒湿型: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或有积液,纳差,大便溏薄,小便清长,畏寒,消瘦,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腻,脉濡,血沉也增快。此型的患者应选用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猪、牛、羊骨头煮汤,及姜、桂皮、木瓜、药酒等。 (3)肝肾两虚型:这型患者可表现为关节疼痛畸形,肌肉萎缩,筋腱拘挛,畏寒,消瘦,面色无华,舌淡薄白或白腻,脉沉细,而血沉多不增速,或接近正常。此型患者可以多食一些补益的食品,如甲鱼肉、鸡肉、鸭肉、鹅肉、猪肉、牛肉、羊骨髓、胡桃、桂圆、芝麻等。 另外,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饮酒问题,也根据病情辩证对待。 (实习编辑:戴月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