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早产儿

避免早产儿的出生预防是关键

2009-03-28 39健康网 A +

  早产是指在满28孕周至37孕周之间(196~258天)的分娩。早产占分娩数的5%~15%。在此期间出生的体重1000~2499g、身体各器官未成熟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早产儿死亡率国内为12。7%~20。8%,国外则胎龄越小、体重越低,死亡率越高。死亡原因主要是围生期窒息、颅内出血、畸形。早产儿即使存活,亦多有神经智力发育缺陷。因此,防止早产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和提高新生儿素质的主要措施之一。   早产的临床表现   早产与流产相仿,亦有其发展过程,临床可分为两个阶段:   1、先兆早产:出现子宫收缩,至少10分钟有一次,每次持续30秒,历1小时以上。   2、难免早产:除有规律性子宫收缩,间歇期渐短、持续时间渐长,且强度不断增加之外,伴有子宫颈容受≥75%及子宫颈扩张≥2cm;或有进行性子宫颈容受及子宫颈扩张,且伴阴道血性分泌物或胎膜已破,情况与足月妊娠临床相仿。   预防早产   关键是加强孕期保健,从妊娠早期开始,定期做好产前检查,以便尽早发现问题,进行恰当的处理。要积极预防和治疗妊娠中毒及各种异常妊娠。注意改善生活环境,减轻劳动强度,增加休息时间。保持心境平和,消除紧张情绪,避免不良刺激。要摄取合理的充分的营养,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鱼、肉、蛋及豆类食品,多吃些新鲜蔬菜及水果。怀孕后期应多卧床休息,并采取左侧卧位,以改善子宫、胎盘的血循环,减少宫腔内向宫口的压力。妊娠期间要节制性生活,妊娠7个月后应避免性生活。发现产前出血(主要是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和先兆早产征象应及时请医生诊治。如能做到以上几条,就可如愿以偿“瓜熟蒂落”,避免“早产儿”出世。 小编提醒: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妇科知识 (实习编辑:黄传蔷)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