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猝死

哪些人容易疲劳猝死

2009-03-28 39健康网 A +

  人们一提到猝死,总以为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发生的。专家指出,心脏性猝死虽然非常突然,但并非无迹可寻。80%的心脏性猝死者在事发前会有先兆。能否捕捉到这些“蛛丝马迹”,往往是救命的关键。   一般情况下,猝死病人可能会有以下先兆――   症状一:胸痛。从肚脐以上部位的不明原因疼痛,首先要排除的就是心脏问题。   症状二:胸闷、心慌、上不来气。   症状三:感觉极度疲乏。   症状四:头晕目眩。   这些症状往往发现在病发前的几天甚至几个月前;另外,在病发前一个小时,会忽然出现低血压、胸痛、头晕。在这一阶段,应强化急救意识,及时到医院诊治,做好预防和抢救的准备。   那么,哪类人是高危人群呢?   若有下列危险因素为高危人群――   ◎冠心病患者:这是猝死的最高危险因素,约20%~25%的冠心病以猝死为首发表现。患心肌梗死者中有75%可发生心脏性猝死。不少患者发生猝死事件前,会有心脏疾病的表现。   ◎“三高”患者: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的人,也易导致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吸烟者:目前心脏性猝死者中,有90%以上的人都吸烟。足见吸烟在心脏猝死上的危险系数之高!而且,比吸烟者更无辜且严重的受害者,是被动吸烟的“二手烟”者。   这是因为当吸烟者将烟放在口中吸入时,烟前端燃烧时的最高温度有1200摄氏度,足以将有害物质杀死;但是当拿在手上由烟草自行燃烧时,温度只有600摄氏度,各类有害物质都会飘散出来,对吸烟者及周围的人产生危害。   ◎不良饮食习惯者: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高蛋白类食品,如动物肉类,造成肥胖、高血脂或高血压。目前中国最年轻的心脏性猝死者仅有14岁,与天天肯德基、顿顿麦当劳这样的饮食结构有直接关系。   ◎不良生活方式者:工作忙碌,使得身体锻炼越来越少,体质减弱;或者意识到需要锻炼,但是锻炼不当,过度剧烈锻炼。   ◎工作、精神压力过大者: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现代人工作压力加大,精神高度紧张或过度焦虑,往往会引起或者加重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梗。研究表明,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大、体力透支等很容易成为心脏病的诱因。 (实习编辑:李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