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5招缓解心动过速!

2009-03-28 39健康网 A +

  心动过速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跑步、饮酒、重体力劳动及情绪激动时心律加快为生理性心动过速;若高热、贫血、甲亢、出血、疼痛、缺氧、心衰和心肌病等疾病引起心动过速,称病理性心动过速,又可分为窦性心动过速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两种。   无心脏病者一般无重大影响,但发作时间长,每分钟心率在200次以上时,因血压下降,病人发生眼前发黑、头晕、乏力和恶心呕吐,甚至突然昏厥、休克。冠心病病人出现心动过速,往往会诱发心绞痛。   突发心动过速时,千万不要过分紧张,因为紧张情绪往往会使症状加重。你不妨试用以下几种方法来缓解症状。   1.呼吸憋气法   嘱深吸气后憋住气,直至不能坚持屏气为止,然后用力作呼气动作。   2.刺激咽喉法   用手指或压舌板刺激咽喉部,引起恶心、呕吐,可起到终止发作的作用。   3.压迫眼球法   闭眼向下看,用手指在眼眶下压迫眼球上部,先压右眼。同时搭脉搏数心率,一旦心动过速停止,立即停止压迫,切勿用力过大。   每次15秒钟,压迫一侧无效再换对侧,切忌两侧同时压迫。同时口服心得安或心得宁片。注意:青光眼、高度近视眼此法禁忌。   4.压迫颈动脉窦法   患者处于平卧位,家属帮助压迫一侧颈动脉窦(在甲状腺软骨水平,颈动脉搏动处压向颈椎),每次10~20秒,无效时换另一侧。压迫时动作宜轻巧,不宜用力过猛,同时应摸脉搏以监测心率。   若发现心率突然变得规则而正常,应立即停止压迫。不能两侧同时压迫,以免引起脑部明显缺血。注意:既往有颈动脉过敏史及脑血管病史者禁用本法。   5.潜水反射法   可强烈兴奋迷走神经,对小婴儿更有效。方法是用5℃左右的冰水浸湿毛巾或冰水袋敷整个面部,每次10~15秒,一次无效时可每隔3~5分钟再试1次。   成年人可取坐位,前方桌上放一盆低于5℃的冷水,嘱病人深吸气后屏住气,立即将面部浸入冷水中,持续30秒左右。无效者休息数分钟后可重复本法。本法对成年人不易控制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能奏效。   如果上述办法不能缓解,病人仍头昏、出冷汗、四肢冰凉,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实习编辑:李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