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虫病是一种可引起腹痛和腹泻的鞭虫感染。 病因学和发病机制 鞭虫病经粪-口途径感染,感染由摄入虫卵所致。虫卵在十二指肠孵化,在移行到大肠前,幼虫先侵犯小肠的粘膜并发育成熟。成虫将头部埋入结肠和盲肠的表浅粘膜,约3个月完成其生活史,成虫可活7~10年。 鞭虫主要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美国南部农村地区轻度无症状感染常见。 症状,体征和诊断 轻度感染常无症状,重度感染可引起腹痛,纳差和腹泻,有的甚至延缓生长发育。严重感染可致体重减轻,贫血以及儿童和临产孕妇的直肠虚脱。粪便中很易找到特征性的柠檬状虫卵。 预防和治疗 预防需要有适当的卫生条件和良好的个人卫生,无症状的轻度感染不必治疗。较重的感染可用甲苯达唑(100mg日服2次,连服3日)治疗。怀孕期间不应该服该药。 (责任编辑:许学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