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据悉,我国的骨质疏松症病例较30年前增加了3倍。我国部分省市的统计还表明: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已经高达59%。每年因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的发病率约为9.6%,而且这 ... 青少年骨质疏松的病因 关键字:骨质疏松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据悉,我国的骨质疏松症病例较30年前增加了3倍。我国部分省市的统计还表明: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已经高达59%。每年因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的发病率约为9.6%,而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增高。专家提醒,骨质疏松这一“隐形流行病”正威胁着越来越多人的健康。 症状 骨质流失通常没有明显症状,患者经常不知道自己已患病,直到骨质非常脆弱,在突然的压力、撞击或摔倒时造成股骨骨折或脊椎塌陷。脊椎塌陷患者会出现严重的背痛、身高变矮或脊椎变形,例如驼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科中心主任徐林教授提醒,中老年人如果出现腰酸腿疼或压缩性骨折,就该及时进行骨密度检查,以准确判断全身骨骼的情况。 预防 五大危险因素 1.遗传因素;2.营养失衡,长期钙摄取不足及维生素D缺乏,长期进食高纤维素食物,以及有偏食、畏食习惯;3.活动量不足;4.不良嗜好,如长期酗酒、吸烟以及嗜食含咖啡因的食物;5.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类固醇激素、利尿剂、抗生素、抗血液凝固剂以及接受化学治疗等。 预防措施 徐林教授介绍,预防骨质疏松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保持均衡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如每天喝一杯牛奶或酸奶、豆浆;戒烟限酒。二是要保持适量运动,可定期进行跑步、跳绳、网球及快步走等。过少的运动会引起骨质疏松;而过量的运动会使骨质受损。三是特殊人群要适当进行药物补钙,如绝经期妇女、长期卧床的病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