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骨折

中国专家探明骨质疏松性骨折内因

2009-03-27 39健康网 A +

  目前,国际上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都是依赖于骨量的检测和评定,尚未包括决定骨质量的骨结构和反映骨丢失的骨转换率,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骨质疏松症的临床防治。为了从人体活检的最佳部位髂骨进行检测,并且做到微创伤,科研人员在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的帮助下,经过3年多的摸索,首先自行设计了方便、安全的“微创骨组织活检器”,可以满足骨质疏松症患者定性和定量的诊断需求。   在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髂骨组织进行了形态计量学观察和分析后,科研人员在国内外首次将骨质疏松症骨结构和骨转换分为3个类型;分别为DDD型:骨量明显减少、骨结构明显退变、骨转换相对较低;NDI型:骨量无明显减少或者轻度减少,骨小梁连续性差、骨转换增高;MMD型:骨量中度减少、骨小梁连续性尚好、骨转换降低。   研究发现,在老年性髂部骨折患者中已有部分为骨软化症患者,这是血生化、骨量等常规检查难以鉴别的。另外,科研人员还发现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骨组织微量元素钙、镁、铜等明显降低。   著名骨科专家戴克戎教授介绍说,中国每年发生髋部骨折的患者约有100万人,其中95%发生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身上。髋部骨折已经成为老年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责任编辑:姚青)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