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新理论 以往将本病分为血热、气虚、、阴虚三种。近10年来又取得了新的认识。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其主要病机为热、虚、瘀三种。有作用认为本病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脾主统血,脾气亏损则血不循经而外溢。肾藏精,主骨生髓,精能化血,肾虚则精血无以化生,故血小板减少。肝藏血,主疏泄,肝郁化火,则迫血妄行;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机不畅,气滞血瘀而成紫斑;肝虚而致藏血失职也可致出血;另外肝病可及脾。心主血,属火,心火亢盛,迫血妄行也可导致出血。综合各家观点,其热又有虚、实之分。 我研究所血液病专家组认为实热是指胃火炽盛,或肝郁化火,或感受邪毒、内伏营血;虚热是指阴虚火旺、阴火内盛。虚者脾肾两虚,以致血液化生不足和失于统摄;或肝肾阴虚、阴虚内热,迫血妄行。瘀由火热伤络,络伤血瘀;或气虚血瘀、瘀伤血络。 故本病的病因病机以虚为本,火伤血络,络伤血瘀是目标。从病位看,主要在肝、脾、肾三脏。急性型以热为主,慢性型虚、热、瘀俱见。 急性白血病之中医新对策 1、 从邪毒论慢性白血病之发生 慢性白血病以症瘕痞块,痰核瘰疬为其特征性表现,乃邪毒侵及机体,潜伏经络,阻滞气机运行,日久出现气滞,血随气行,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随着气滞的发生而出现血瘀,淤滞日久则成痞块积聚;气滞则津液运化不利,则凝集成痰,发为痰核瘰疬。正气亏虚则是邪毒感受的内因。 2、 以相火妄动为慢粒的原因慢粒的病态增生亢奋当属阳盛阴衰之象。肾主骨生髓,故其病位在肾,是肾之阳气亢奋――相火妄动,此乃慢粒的主要发病机理。由于妄动相火暴悍酷烈,能大伤元气,煎熬真阴,而令气阴两伤,精血匮乏,是谓“元气之贼”,与慢粒的白血病细胞非自限的恶性增殖,破坏正常的造血功能情况是相对一致的。由于相火动而无静,并致愈演愈烈,蕴热成毒,加害元气的结果是慢粒有相对稳定的慢性期减至加速期、难以避免的恶化至急变期而终。故慢粒之发生、发展的关键是人体内在的阴阳失调。 从动物白血病想到的 西医研究:去近年来应用动物白血病模型来研究人类白血病的病因学、发病学等具有重要意义,应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性制癌因素诱发不同动物白血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以白血病病毒病因学研究最为深入。进入20世纪80年代, 研究表明:承认T细胞白血病(ATL)的发病是由白血病病毒(HTLV-I)传染所引起。因此,当今国内外的研究动向表明把白血病作为研究人类肿瘤病毒病因最有希望的突破口之一。中医关于急性白血病的病因病机不外阴虚致病、因病致虚、虚实夹杂,或因正气不足而外感邪毒,或因邪毒外感而伤及正气,导致邪蕴血瘀,痰凝气结,正邪交争而发病。 (实习编辑:戴月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