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童离别焦虑 儿童与亲人离别而引起的严重焦虑反应。 【诊断标准】 1、在学龄前期发病。 2、不愿离开亲人,不肯独睡,不愿上学,怕亲人一去不复返;在亲人离开时出现焦虑,在亲人离开后出现抑郁、悲伤、退缩等症状,有时并有头痛、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 3、病程至少一个月。 4、排除其他疾病,例如儿童恐怖障碍、儿童精神分裂症等所引起的情绪异常。 二、儿童恐怖障碍 儿童对日常生活一般客观事物和情境产生过份的恐惧、焦虑,达到异常程度。 【诊断标准】 1、通常发生于学龄前儿童。 2、由于强烈恐惧情绪出现回避。退缩行为,影响日常活动。 3、惊恐时伴有心悸、出汗、脸色苍白、尿频、瞳孔散大等植物神经症状。 4、排除儿童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或其他原因所致恐惧症状。 三、社交敏感性障碍 儿童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的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达到异常程度。 【诊断标准】 1、通常起病于6岁以前。 2、主要表现为对新的环境和陌生人产生持续的或反复的害怕、紧张不安、回避和退缩行为。 3、社会接触的回避和害怕程度超过了同龄正常的范围,并伴有社会功能损害。 4、排除其他儿童精神障碍例如儿童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儿童孤独症等。 四、选择性缄默症 通常起病于童年早期,在特定场合,例如学校或陌生人面前沉默不语,而在熟悉的环境中则言谈自如。缄默时常伴有焦虑、退缩、敏感或抗拒等情绪。 【诊断标准】 1、在或多种特定社交场合场合或学校中长时间拒绝说话,但在另一些场合说话正常或接近正常。 2、具有正常语言理解和表达的能力。 2、排除言语技能发育障碍、广泛发育障碍、儿童精神分裂症以及脑器质性损害。 (实习编辑:陈晓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