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副伤寒

禽副伤寒―流行病学

2009-03-27 39健康网 A +

  禽副伤寒菌广泛存在于禽类、啮齿类、爬虫类及哺乳动物体内和环境中,引起多种动物的交互感染,并通过食品等途径传染给人,引起人的胃肠炎,甚至败血症,因此本病在公共卫生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家禽中,本病最常见于鸡、火鸡、鸭、鸽子等,呈地方流行性。幼禽对副伤寒最为易感,常在2~5周龄内感染发病。1月龄以上的家禽有较强的抵抗力,一般不引起死亡,也往往不表现临床症状。   本病主要通过蛋及消化道感染传播,但也可能通过呼吸道或损伤的皮肤传染。感染禽的粪便是最常见的病菌来源,病愈禽则是最重要的带菌者。而经蛋垂直传播使疾病的清除更为困难。对家禽来讲,污染的饲料、饮用水和蛋壳是主要传染媒介,野鸟、猫、鼠、蛇、苍蝇,甚至饲养人员也都可能成为副伤寒菌的机械传播者。   禽舍闷热、潮湿、卫生条件不好、过度拥挤,饲料缺乏维生素或矿物质等都有助于本病的流行。其他诸如鸡球虫病、传染性法氏囊病、营养代谢病等也会明显增加禽只对本病的易感性。 (责任编辑:许学钦)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