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胆囊癌

易被误诊的胆囊癌

2009-03-27 39健康网 A +

  某医院职工在近五年内进行健康体检时先后发现两例胆囊癌。一例是60余岁女性患者,平时健康,无症状,体检做B超时发现胆囊内有肿物,经CT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为胆囊癌。尽管及时手术,术后积极保守治疗,可也未能逃脱死亡的厄运,她己离世两三年了。   近来,一位72岁男性职工,平时红光满面,腰板挺直,每天坚持锻炼去天坛公园活动,有时穿着运动服慢步跑在公园的小路上。他几乎是老年人健康的样板。平时他也毫无症状,也是出乎意料之外,在对职工健康体检时,B超发现胆囊壁增厚,胆囊内有占位病变,马上经CT检查,确定为胆囊癌,手术后病理切片组织学检查亦证实胆囊腺癌,腹腔内多处淋巴结肿大有癌转移。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因为胆囊癌在临床上并不多见,与遗传因素、胆石症及橡胶、汽车职业相关。在全球,智利的胆囊癌发病率最高,我国是发病率最低的国家。再加上早期症状不明显,通常无什么症状,谁也不会无故去医院做B超检查有无胆囊癌,所以早期无症状这个陷阱,是胆囊癌易误诊的最重要的因素。   由于晚期癌细胞浸润胆囊周围器官组织和腹腔的淋巴结成结节状,外科手术难以切除清理干净,而且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都不敏感,效果不好,预后差,以至于5年成活率低于5%。胆囊癌多发生在胆囊底部,占60%,发生于胆囊体部为30%,胆囊颈部为10%,多属于腺癌。胆囊癌早期通常无症状,当出现症状时,也无特殊的表现,不过有些右上腹疼痛,呈钝痛、胀痛或绞痛,伴恶心、呕吐,这时就应该及早到医院就医,不可强忍,不当回事,很易延误诊断,失去手术机会。当胆囊癌的细胞浸润胆总管时,可引起梗阻,出现黄疸,提示预后较差。晚期可因转移到十二指肠、结肠而发生梗阻或胆囊和肠子相通而形成胆囊肠瘘。   为了准确诊断,可以做如下检测:   一、肿瘤标志物―――CEA、CA199、BIL、AKP,各项分别或同时增高。   二、彩色B超―――可见胆囊壁增厚、肿块凸出胆囊腔内。   三、CT―――可见乳头状结节影,胆囊壁不规则增厚、胆囊腔消失、胆囊管阻塞。   四、超声内镜―――不仅显示病变的大小、浸润深度,还可显示肿大的淋巴结。当然早期要与胆囊息肉区别开来。   小编推荐:雷到了!误诊疾病中癌症居首。[详情请看>>>>误诊疾病中癌症居首] 防癌 多吃这些蔬菜 生活中的防癌水果 怎样用油 不易致癌? 预防胃癌要趁早 防癌健康饮食四法则 日常生活防癌十五招 预防癌症定期检验准则 女性私处致癌排行榜 75%肝癌患者可长期生存下去 面包让肾癌靠得我们更近了     想了解更多肿瘤的相关知识,请点击>>>>  癌症频道 (实习编辑:陈俊琦)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