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对于真菌过敏性哮喘的认识已有200余年的历史, 1728年John Floyer报道有人在参观酿酒厂时哮喘突然发作。1924年Von Leeuwen提出在荷兰的哮喘病人中,发病的原因是由于潮湿,同年在美国,Cadhan报告3例由小麦锈菌诱发的哮喘,这些发现均是真菌过敏性哮喘的研究雏形,1928年德国的Hansen医生首次正式证实提出了15%的哮喘病人对生活环境中收集到的交链孢霉及青霉抗原皮肤...
别名:
是否属于医保:暂无
发病部位: 肺
传染性:无
传播途径:无
多发人群:无特定人群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常用药品: 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 转移因子胶囊 注射用过氧化碳酰胺 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 固肾定喘丸 复方菠萝蛋白酶肠溶片 头孢氨苄胶囊 氨茶碱片 脾氨肽口服冻干粉 氨茶碱注射液 注射用盐酸溴己新 茶碱葡萄糖注射液 利肺片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 寒喘祖帕颗粒 蛤蚧定喘丸 注射用氨茶碱 醋酸地塞米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