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是尿液通过酸化加热后混浊而检出的蛋白质。正常人24小时尿蛋白的范围为≦0.15g,常规化验检测为阴性。如检测尿蛋白﹥150毫克/日,即尿蛋白阳性时,说明人体... ...查看更多
当肾小球、肾小管发生病变时,如各期...
(1)尿液变化:40%~70%病人出现肉眼血...
肾小球性蛋白尿一般尿蛋白量较多,以...
1.宜吃清热的利尿的食物; 2.宜吃含糖...
A 是同一个意思尿中如有蛋白质,可通过酸化尿液加热后变浑浊而检出称为蛋白尿.人体内脏就像一个过滤器,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就好似筛子,正常情况下,它可筛过小分子蛋白质,其中98%在肾小管被重吸收回体内,剩余的蛋白质与肾小管及其它尿路上皮细胞分泌的少量粘蛋白一起排出,所以,健康成人尿中也含少量蛋白质,24小时尿中含量约40-80mg,最多不超过150mg,青少年可略高,常规定性检测阴性,故临床上习惯称尿无蛋白质,如果超过正常尿蛋白的上限(即大于150mg/日)用常规定性检查可测出来就称为蛋白尿.尿蛋白是尿液通过酸化加热后混浊而检出的.
A 您好,尿素氮是人体蛋白质代谢的主要终末产物.氨基酸脱氨基产生NH3,和C02,两者在肝脏中合成尿素,每克蛋白质代谢产生尿素0.3g.尿素中氮含量为28/60,几乎达一半.通常肾脏为排泄尿素的主要器官,尿素从肾小球滤过后在各段小管均可重吸收,但肾小管内尿流速越快重吸收越少,也即达到了最大清除率.和血肌酐一样,在肾功能损害早期,血尿素氮可在正常范围.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的50%以下时,血尿素氮的浓度才迅速升高.正常情况下,血尿素氮与肌酐之比(BUN/Scr)值约为10,高蛋白饮食,高分解代谢状态,缺水,肾缺血,血容量不足及某些急性肾小球肾炎,均可使比值增高,甚至可达20~30;而低蛋白饮食,肝疾病常使比值降低,此时可称为低氮质血症. 正常成人空腹BUN为3.2-7.1mmol/L(9-20mg/d1).各种肾实质性病变,如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内占位性和破坏性病变均可使血尿素氮增高.多肾外因素也可引起血尿素氮升高,如能排除肾外因素,BUN),21.4mmol/L(60mg/d1)即为尿毒症诊断指标之一. 较易受饮食,肾血流量的影响,如有蛋白质分解因素―感染,肠道出血,甲亢等可使尿素氮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正常的1/2~~1/3时,尿素氮逐步升高,一般情况下血尿素氮与血肌酐的比值是10.1,比值生高的原因有胃肠道出血,溶血,心功能不全和组织分解增强(烧伤,高热,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等),多为肾前因素引起,比值降低见于蛋白质摄入过少,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 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两者分别为含氮的有机物和蛋白质代谢的终末产物,在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这些小分子物质从肾小球滤出,故可用作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诊断和过筛指标.当肾小球滤过功能减低时,血肌酐和尿素氮 因潴留而增高. 血尿素氮易受到尿量及氮负荷的影响,如上消化道出血,某些严重肝病,严重感染,应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药物和饮食中蛋白质过多时,可引起血尿素氮的暂时增高.此外,在肾功能不全的早期,血尿素氮不一定升高,只有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正常的50%以下时,血尿素氮才显示异常,所以血尿素氮虽可作为判断贤小球功能的指标,但不如血肌酐准确. 至于尿素蛋白是什么酒不太清楚了,二者不是同一说法
A 蛋白潜血是肾脏实质损伤的根本标志,就你的资料可以诊断一个肾炎的患者.建议最好不要肾脏穿刺.不赞成肾穿刺检查,因为这是一种创伤性很大的检查方法,而且即使明确病理类型,西医也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各种免疫激素(如晓溪)治疗也大同小异,治疗副作用大且容易复发。通常患者在早期应用激素类药物蛋白控制下来,减量完或者减到少量在遇到感冒感染劳累以后很容易复发!肾炎阶段积极有效的治疗是可以治疗好的.那么对生活影响不大.但是任其发展严重就不好说了
A 你好~!应考虑是急性肾俞肾炎可能,尿路感染的话及时治疗后不宜出现蛋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