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婴幼儿型内斜视
综合 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

婴幼儿型内斜视典型症状

眼球震颤 眼球内斜 斜视 交叉注视

症状内容

1.6个月以内发生的恒定性内斜视可间歇出现。

2.斜视度数较大

先天性内斜视度数大,多大于或等于40△,且稳定,不受检查距离,注视眼及调节因素的影响,国外文献中Helvenston 报道133例的平均斜视度为40△,Costenbader 50例中48例(96%),Foster 34例中17例(50%)斜视度在40△以上;von Noorden等报道斜视度平均50△~60△,国内有作者报道55例,平均斜视度为50。

3.一般检查方法难以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4.轻度远视

戴矫正眼镜后斜视角无变化,Costenbader报道500例婴幼儿型内斜视中,近视占5.6%,轻度远视占46.2%,中度远视占41.8%,高度远视占6.4%;斜视度的大小与屈光不正的类型和程度无关,一般认为1~2岁婴儿有0~ 3.OOD的屈光不正是属于生理性的,随年龄增长,远视度逐渐减少。

5.幼儿型内斜视多为交叉注视 (crossed fixation)

即注视右侧时使用左眼,注视左侧时使用右眼,表现为假性外直肌麻痹 ,因此很少形成弱视,如为单眼注视,可伴发弱视,Costenbader报道500例,弱视有205例占41%,因此,对此类患儿应早期治疗,方法如交替遮盖法,阿托品交替扩瞳法,使其变为交替注视。

6.眼球运动

婴幼儿型内斜视患儿可表现为外转力弱,内转过强,应排除假性外转不足及患儿不配合外展检查等,方法是:当发现外转不足时可用外转眼作注视眼,尽力引导其外转,若此时外转正常则为假性;当患儿不配合检查时,可采用“娃娃头试验”法,即在患儿双眼注视正前方的状态下,用手左右转动患儿头部,借头眼侧转观察内外直肌功能。

婴幼儿型内斜视知识每日更新!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