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硬脊膜外脓肿
综合 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

硬脊膜外脓肿预防

(一)发病原因

绝大多数为继发性,其原发感染灶可为邻近或远隔部位之疮,疖 肿或蜂窝织炎 等化脓灶,或为各脏器感染,如肺脓肿 ,卵巢脓肿,腹膜炎 等,也可为全身败血症 的并发症,发病部位与解剖特点有密切关系,硬脊膜由脊椎骨骨膜和硬脊膜两层结构形成,硬脊膜外腔内充满富含脂肪的疏松结缔组织和静脉丛,硬脊膜前方此两层紧密相连,并与脊柱后纵韧带接触,实际上无腔隙存在,硬脊膜外组织主要在背侧方和外侧方,自颈以下间隙渐增大,胸4~8之间的腔隙达0.5~0.7cm,胸9~腰2以下腔隙渐变狭窄,故病变部位以脊髓的背侧,胸腰段最常见,极少发生在上胸段和颈段。

感染途径主要有:

1.血源性感染: 致病菌由附近或远隔感染灶经血液而至硬脊膜外腔。

2.感染直接蔓延: 从脊柱周围化脓性感染灶直接扩散而来,如脊柱化脓性骨髓炎 ,骶尾部瘘管感染等。

3.直接进入: 如与脊柱相连通的开放性外伤,腰椎穿刺或硬脊膜外阻滞造成感染。

4.隐源性感染途径不明。

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假单胞菌,伤寒 杆菌等,也偶为真菌,如放线菌,芽生菌等。

(二)发病机制

病菌侵入硬脊膜外间隙后,在富于脂肪和静脉丛组织的间隙内形成蜂窝织炎,有组织充血,渗出和大量白细胞浸润,进一步发展为脂肪组织坏死,硬脊膜充血,水肿 ,脓液逐渐增多而扩散,形成脓肿,脓肿主要位于硬脊膜囊的背侧和两侧,很少侵及腹侧,上下蔓延的范围可达数个节段,在个别情况下可累及椎管全长,甚至向颅内扩散,脓肿多为单发,少数病例有多个散在小脓腔与一个主要脓腔相沟通,脓肿的形式和动态改变与致病菌,机体和局部组织的免疫反应,硬脊膜外腔的解剖特点,血管和淋巴系统结构等因素有关,呼吸运动和血管搏动可使椎管内负压差增大,这对炎症通过血管或淋巴系统向硬脊膜外腔扩散具有“吸引”作用,而头和躯干的伸曲活动所引起的脊髓和硬脊膜的移动性,则为脓肿上下扩散创造有利条件,后期由于脓液逐渐吸收,结缔组织增生而最终形成肉芽组织,脓肿除直接机械性压迫脊髓外,还可引起血管的炎性血栓形成 ,使脊髓的血供发生障碍,最后引起脊髓软化,造成不可逆性损害,根据炎症的病理形态,硬脊膜外脓肿可分为:

1.急性型 :全部为脓液。

2.亚急性型 :脓液与肉芽组织并存。

3.慢性型: 以炎性肉芽组织为主。

临床上以亚急性型和慢性型多见,急性型少见。

点击查看更多

硬脊膜外脓肿知识每日更新!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