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先天性脊柱侧凸
综合 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

先天性脊柱侧凸典型症状

治疗方式

支持性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内容

治疗措施   

影响先天性侧凸治疗的因素很多,如患者年龄、性别、畸形部位,侧凸程度、节段长短、畸形类型、可屈性及进展性等均有重要意义。医生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治疗手段。   

一、非手术治疗

先天性脊柱侧凸不同于特发性侧凸,对体操疗法,物理疗法,运动疗法,电刺激疗法等无效。

1.支具治疗:对于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支具治疗存在争议,其效果不佳,对于那些长而柔韧性好的弧度,支具治疗才有可能有效。

2.观察:对于那些恐惧手术的家长来说,观察可能是另一种选择,生长高峰期(3岁前及青春期)需要每3个月,其余时间每半年进行脊柱X光检查,观察畸形的进展情况。一旦加重立即手术。

3.石膏固定技术: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对于石膏固定效果不如特发性脊柱侧凸畸形,但对于部分畸形严重,不适于早期手术的儿童,可以采用石膏固定技术延缓畸形进展,拖延手术的时间。

二、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

1. 年龄超过1岁半;

2. 诊断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

3. 除外特发性脊柱侧弯及神经源性引起的脊柱畸形;

手术方法:

1.原位融合术:适用于单侧骨桥所导致的弧度。

2.半椎体切除术:该手术适用于低龄儿童胸段、胸腰段及以下并发脊柱失平衡的侧弯畸形。手术年龄为1.5岁以后。切除半椎体同时进行后路融合。

3. 楔形截骨术:适用于僵硬型成角畸形患者,应在继发性侧弯尚未发展成结构性侧弯时手术效果更好。术前头环牵引及分期矫形等技术可减少神经并发症的风险。

4.骨骺阻滞术: 其原理是将凸侧骨骺破坏,使其融合,阻滞凸侧的过度生长,而保留凹侧骨骺,允许凹侧生长。一般采取前、后路将半侧椎体骨骺和小关节联合融合。此手术适合于少儿,而不适合近成熟患者或后凸患者。

5.生长棒技术:常用于特发性脊柱侧凸畸形,但对于重度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伴有胸廓发育不良的患儿适宜采用此类技术。

取消

点击查看更多

先天性脊柱侧凸知识每日更新!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