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老年人异位抗利尿素分泌综合征
综合 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

老年人异位抗利尿素分泌综合征典型症状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内容

(一)治疗  

首先治疗相关的肿瘤,同时强调准确确定SIADH。小细胞肺癌用联合化疗有效之后,低血钠也能被纠正。脑转移引起的SIADH,放疗和化疗也可有效。抗癌药致SIADH停药后低血钠才能被控制。因此,治疗肿瘤是关键。  

血钠<130mmol/L时,每天输液应限制在500ml以下,并缓慢输入,大多数病人能有效地增加血钠。单纯限水难以奏效时,可用ADH的对抗剂地美环素(脱甲氯四环素),该药可使SIADH病人血清钠上升。应用时对抗剂治疗低血钠不需限制液体入量。地美环素(脱甲氯四环素)的毒性为氯血症,有时较重,该药也可引起低渗透性肾性糖尿。地美环素(脱甲氯四环素)的开始剂量:600mg/d,分2~3次应用,当剂量增到1200mg/d肾毒性较大。当SIADH伴有昏迷或癫痫时,可给3%氯化钠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并辅以呋塞米静脉注射以增加血钠。血清钠上升应限制在0.5~1g/h,以防止脑桥的损害。  

(二)预后  

如将肿瘤切除不再复发本病预后仍属较好,甚至可达治愈。如有复发,或未能根治,或有转移,其后果均属不佳,可死于恶性肿瘤恶病质,也可死于转移,如脑转移、肝转移等。如转移至骨还可造成骨折致残。

取消

点击查看更多

老年人异位抗利尿素分泌综合征知识每日更新!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