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胶样粟丘疹
综合 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

胶样粟丘疹简介

本病又称胶样假性粟丘疹(colloid pseudomilium)或皮肤胶样变性(cutaneus colloiddegeneration),有人将其译为胶状稗粒瘤或胶质粟丘疹。最早在1942年由Reuter和Way报告,皮疹好发于颜面和手背,多数为淡黄色,粟粒至扁豆大的圆形半透明扁平丘疹,很像水疱。用针挑破后可挤出有黏性的胶样物质。

查看更多

胶样粟丘疹基本知识

别名:胶样假性粟丘疹,胶质粟丘疹,胶状稗粒瘤,胶状粟粒疹,皮肤胶样变性

是否属于医保:暂无

发病部位: 皮肤

传染性:

传播途径:

多发人群:无特殊人群

典型症状: 瘙痒 丘疹 皮下脂肪粒 PAS染色阳性 结节 表皮

相关疾病: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 扁平苔藓 胶样粟丘疹

胶样粟丘疹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支持性治疗

常用药品: 维胺酯胶囊 维A酸乳膏 甲硝唑凝胶 克林霉素磷酸酯溶液 复方珍珠解毒口服液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