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颈动脉创伤性栓塞
综合 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

颈动脉创伤性栓塞预防

动脉突然遭受牵拉(30%):

受挫伤时,颈部过度后伸或扭转,或外力使脑组织移位,则上端固定于海绵窦的颈内动脉突然受到牵拉,颈部剧烈扭转时,也使颈内动脉撞击于颈椎横突上,致动脉管壁受到挫伤。

直接损伤动脉(30%):

直接损伤动脉:颈部挫伤可直接挤压颈动脉管壁,口腔及口咽腔内的钝挫伤 亦可经扁桃体周围组织影响颈动脉管壁。

颅颈外伤和颅底骨折(15%):

颈内动脉多在岩骨骨管内遭受挫伤。

颈动脉原有粥样硬化病变(15%):

挫伤后,粥样硬化块易脱落发生栓塞。

发病机制

创伤时,有弹性的动脉外膜常保持完整,其内膜和中层最易受损,使内膜撕裂,卷曲和浮起,创面上有血栓形成 ,逐渐加厚,向动脉管腔上下伸延,可将颈动脉完全闭塞,颈内动脉栓塞常发生于颈总动脉分叉以上1~3cm处。

颈部大静脉的压力很低,为0~0.3kPa(0~2mmHg),一般不易受损伤,但颈动脉压力较高,平均为9.3kPa(70mmHg),其抗力较大,易遭受挫伤与牵拉,先发生动脉痉挛,后有血栓形成,若动脉内膜和中层因挫伤而撕裂或中断,较高的动脉血压,可使动脉内膜广泛剥离,形成剥离性动脉瘤 ,文献中已有不少报道。

点击查看更多

颈动脉创伤性栓塞知识每日更新!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