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非典型分枝杆菌性巩膜炎
综合 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

非典型分枝杆菌性巩膜炎预防

感染(35%):

早在1885年就有人分离出不同于结核杆菌的抗酸杆菌,以后陆续有所报道,Branch于1933年综述文献,认为人体内有数类分枝杆菌,以后又有所增加,1950年以来研究更加深入,到目前为止已报道37种非典型分枝杆菌,包括牛,鸟,麻风 及非洲型结核杆菌等,根据菌落的色素和生长速度,Runyon将它分为光中产色(Photochromatogens.M),暗中产色(Scotochromatogens.M),不产色(Nonpigmented.M)及快速生长(Acute grown.M)4大类型。

感染性的气雾(30%):

肺内病灶提示吸入了具有感染性的气雾,说明了感染的原发途径,许多病例是由于外科,外伤和异体种植引起感染,在成人,该病一般由原发感染或静止病灶的复发,至今仍是不清楚的。

免疫功能低下(30%):

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发生播散性疾病,包括巩膜的感染,发生耳前淋巴结炎者,提示病菌由结膜侵入引起巩膜炎,或继发于眼部手术后引起巩膜炎。

点击查看更多

非典型分枝杆菌性巩膜炎知识每日更新!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