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肠毒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
综合 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

肠毒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预防

肠毒素(20%):

ETEC定居于小肠表面,不损坏也不侵入肠黏膜上皮细胞,通过产生肠毒素引起分泌性腹泻 ,常见的血清型有10余种,如O6,O8,O15,O25,O27,O42,O63,O87,O148,O159等。

蛋白质(10%):

肠毒素分不耐热肠毒素(LT)和耐热肠毒素(ST)2种,1株大肠埃希杆菌可同时产生LT和ST,也可只产生1种,LT是一种蛋白质,由1个A亚单位和5个B亚单位组成,分子量为85000,60℃ 10min即可灭活,其抗原性和毒性与霍乱 毒素相似,引起腹泻的机制也与霍乱毒素相同,刺激细胞环磷酸腺苷(cAMP)增多,引起小肠持续过度分泌而腹泻。

低分子量(10%):

ST是一种低分子量(5000)多肽半抗原,100℃ 30min活性仍不丧失,有STa和STb两个亚型,与肠上皮细胞膜上的神经节苷脂受体结合,刺激细胞环磷酸鸟苷(cGMP)增多,使小肠短期过度分泌引起腹泻,由LT与ST所致之分泌性液体相同,近似于等渗,碳酸氢根浓度为血浆的两倍左右,钾离子为血浆的5~6倍。

点击查看更多

肠毒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知识每日更新!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