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病毒性出血热
综合 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

病毒性出血热典型症状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内容

(一)治疗   

1. 支持疗法: 早期应卧床休息,减少搬动,给充足的热量及维生素。   

2. 对症治疗:   

中毒症状重者:可应用地塞米松5~10mg,以减轻全身中毒症状,改善机体的应激能力和补充因肾上腺及垂体出血造成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但晚期患者不宜应用。   

高热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身、冰敷等可减轻症状,但忌用发汗退热剂。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高热及呕吐不能进食者给予葡萄糖注射液及平衡盐注射液静脉滴注。   

休克治疗:主要是补液和扩容治疗,补充血容量,纠正胶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调整血管舒缩功能,消除红细胞、血小板聚集,防止DIC形成和微循环淤滞,维护重要脏器功能等。可应用平衡盐注射液、右旋糖酐40、20%甘露醇和5%碳酸氢钠注射液。   

出血:早期可小量多次输血,有助于控制出血、恢复循环血量。要注意监测凝血象,预防DIC的发生。   

少尿期治疗 :包括移行阶段及多尿早期,治疗原则应是保持内环境平衡,促进利尿,防治尿毒症、酸中毒、高血容量、出血、肺水肿等并发症以继发感染。   

多尿期治疗:治疗原则是及时补足液体及电解质,防止失水、低钾与低钠,防止继发感染。补充原则为量出为入,以口服为主,注意钠、钾的补充。   

2.抗病毒治疗:   

利巴韦林:口服:成人每次100mg~200mg,老人每次100mg~150mg,每日3次,小儿每日10mg/kg~15mg/kg,分3次服。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成人及小儿每日10mg/kg~15mg/kg,老人每日10mg/kg,分2次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静脉滴注3~5天   

高价免疫血清(羊) 球蛋白注射:注射前需做过敏试验(即0.1ml免疫血清加0.9ml生理盐水,前臂掌侧皮下注射0.05ml,观察30min无反应者为阴性)。常用剂量为3200~6400补体结合单位(5~10m1)。必要时12~24h后再注射1次。目前国外已应用人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注射获得显著疗效,亦有认为与利巴韦林联合应用疗效更佳。   

皮质激素:中毒症状重可选用氢化考地松每日100~200mg或地塞米松5~10mg加入液体稀释后缓慢分次静滴。   

(二)预后   

重型患者多预后不良,死亡原因主要是出血和休克。病死率达30%~50%。

取消

点击查看更多

病毒性出血热知识每日更新!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