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感染虫卵为本病的发病原因,虫卵随着污染的蔬菜、水果、饮水进人人体,小儿吸吮污染的手指也会引起感染。感染后虫卵在小儿肠内孵化出幼虫,幼虫在小肠经过两个半月左右发育即为成虫,从而出现疾病症状。怎样预防小儿感染蛔虫病呢?怎佯才能诊断为蛔虫病?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小儿感染蛔虫后,会有轻度的腹痛,但大多数会有上腹部不适,脐周或上腹部痛疼,痈疼无定时,饥饿时明显。有的孩子还会有厌食、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症状。如果蛔虫在肠道内纠缠成团,可引起肠梗阻;蛔虫钻入胆道,可引起腹部阵发性绞痛,这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根据腹部不适、厌食等症状,就可以做出初步诊断,如果能在大便中找到成虫就更能说明问题了。 预防 1.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蔬菜及未洗净的瓜果,不喝生水。杜绝虫卵入口的机会。 2.驱蛔虫药多有毒性,不宜反复和过量使用。蛔虫发作时宜先安蛔虫,再驱蛔虫,以免激怒蛔虫引起并发症。 3.驱虫药最好在早、晚饭前空腹服用。用药时间忌食动物油脂,要保持大便通畅。如发生便秘可服用蜂蜜以润肠通便,帮助虫体排出。 4.加强粪便管理,合理积肥和施用肥料,保持水源清洁及食物不受污染 诊断 如果患者有反复阵发性脐周疼痛或隐痛,并且用手按仕后感觉症状减轻,有异食癖的表现(喜欢吃一些平时想不到的东西,如石块等),食欲好而营养不良,睡时磨牙,挖鼻等表现时就要考虑蛔虫病。确诊时则要有排虫史或大便中找到蛔虫病。 以上介绍了怎样预防小儿感染蛔虫病和怎样确诊的方法,希望家长们多加留意自己小孩有没有出现类似的正向,如有则应及时做好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