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阴疝系因盆底肌薄弱、张力降低,加之多次妊娠分娩、盆腔肿瘤等引起盆腔压力增高等因素而诱发。根据疝与会阴横肌的关系分为前会阴疝和后会阴疝。
1、前会阴疝:疝囊穿过肛提肌而从会阴横肌前面的尿生殖膈膜中突出,几乎只见于女性,由于疝出现的部位不同,又可分为阴部疝、阴道疝、阴唇疝。疝内容物可以是小肠或乙状结肠,通常还有一部分膀胱,几乎全都可以复位。
2、后会阴疝:在男性,疝囊自直肠与膀胱之间下行,出现于坐骨直肠窝或会阴部靠中缝处;在女性,疝从提肛肌裂孔或提肛肌与尾骨肌之间脱出,可出现于坐骨直肠窝,并可继续下延而在臀大肌的下缘膨出。因此,应与坐骨疝相鉴别。病人站立时疝增大,若合并妊娠可引起难产。后会阴疝比前会阴疝少见,男女均可发生,但女性远多于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