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外痔

外痔的中医药敷法

2016-08-23 互联网 A +

  药物外敷法:是指将药物直接涂敷于肛门局部的方法。

  (1) 九华粉:滑石水20克,月石6克,龙骨6克,浙贝6克,朱砂6克,冰片0.5克,共研细末。功能:去湿止痒、消炎止痛。主治:肛门湿疹、肛周皮炎,皮肤瘙痒。用法:直接撒布患处。

  (2) 四黄膏处方: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各等份,共研细末。凡士林70克,四黄粉30克,共同混合调匀成膏备用(冬天减少30%凡士林,加石蜡油30%共同混合,以避免软膏发硬)。功能:消肿清热、凉血止痛。主治:内痔、外痔发炎,水肿、术后疼痛,痈、疽、疗、疖水肿。用法:直接帖敷患处。

  (3) 痔疮膏:以草乌,大黄各6克,甘草3克,胆矾15克,净石灰末半匙,龙脑末少许。用柴灰淋浓水两碗,熬至一碗,入草乌、大黄,慢火熬至半碗,入甘草,煮数沸,加入净石灰末,略沸三五次,用绢两重过滤,再熬成膏,冷后入胆矾,临用时入龙脑末少许。主治:外痔及翻花痔脱出或突起,肿痛伴有分泌物者。

  (4)田螺水外搽:取活田螺一个,将盖揭开,放入少许冰片入螺体内,随即化为液体。功能:消肿止痛。用法:用棉棍蘸田螺水涂抹患处,每日6到8次。

  (5) 九华膏:九华粉30克,凡士林70克(冬季减凡士林30克加液体石蜡油30克),共同合匀成膏备用。功能:消炎消肿、止血止痛。主治:内痔出血肿胀,外痔发炎疼痛,肛裂,肛门直肠炎症。用法:直接涂敷患处,或灌注于肛门内。

  (6) 白金散:以海螵蛸去其粗皮,研为极细末,用生麻油调成膏。主治:痔疮疼痛。

  (7) 熊冰膏:以熊胆2分半,片脑半分,研匀,用白雄鸡胆汁调匀。主治:新痔脱出引起肛缘肿痛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