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炎对于很多患者来说比较棘手,因为该病的真正病因还没有明确,所以治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很多患者会咨询专家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下面给大家讲述一些治疗脊髓炎的中医方法,看看是否可以帮助大家找到治疗的方法。
中医诊断
本病以肢体瘫痪、麻木,排尿障碍为主要表现,临证时首先应辨明虚实,一般初期多为实证,可见发热、咽痛等,继之出现肢体痿软无力,或肌肤麻木不仁,或小便不通。后期多为虚证,可见肢体痿废不用,肌肉萎缩,肌肤干燥,麻木,遗尿等症。临床一般分为以下几种证候类型。
1.气虚血滞
主证:肢体瘫痪,痿软不用,面色萎黄,神疲乏力,遗尿或小便不通,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涩。
分析:本证属虚中挟实,见于病程偏长者。病久正气受损,气虚则不能运血,血行不畅,痹阻脉络,筋脉失养,则见肢体痿废不用。病及膀胱,气化失司,故见遗尿或小便不通。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赤白芍各15g,当归、生地、鸡血藤各12g,桃仁、红花、牛膝各6g。上肢瘫痪加桑枝、五加皮;下肢无力加木瓜、杜仲;肌肉萎缩加党参、山药。
治法:益气养血,活血通络。
2.湿热内盛
主证:身热不扬,嗜卧懒言,胸脘痞满,肢体痿弱无力,肌肤麻木不仁,或刺痛、瘙痒,小便不利,甚至癃闭不通,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分析:本证由外感温热邪毒,邪蕴脾胃所致。脾失健运,湿浊内生,湿热交阻,故见身热不扬,胸脘痞满。湿热内蕴,气血不畅,络脉痹阻,故见肢体痿弱无力。气血不能温煦濡养,故见肌肤麻木或顽痒或刺痛。湿热下注膀胱,气化不利,故见小便不利或癃闭不通。
方药:三妙丸合羌活胜湿汤加减。牛膝、羌活、独活各12g,黄柏、防已、萆各10g,苍术、木瓜各6g。发热身重加生石膏、薏苡仁;肌肤瘙痒加苦参、白鲜皮;小便癃闭不通加竹叶、木通。
治法:清热利湿,通经活络。
3.邪郁肺卫
主证: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热后突然出现肢体无力,肌肤麻木不仁,或见疾病由下向上扩展,四肢瘫痪,甚至舌肌痿弱,呛咳,吞咽困难,小便短涩,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分析:本证由温热邪毒,侵犯肺卫所致。热郁肺卫,故见发热、咽痛。肺主气而朝百脉,邪热伤肺,肺热津伤,肌肤失润,故见肌肤麻木不仁。筋脉失养,故见肢体无力,瘫痪。肺气闭郁,聚液为痰,阻于气道,故见呛咳、吞咽困难。
方药:葛根芩连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葛根、黄芩、桑叶各12g,麦冬、沙参、玉竹各10g,生地、黄连各6g。身热明显加知母、青黛;肢体无力加牛膝、丝瓜络;呛咳、吞咽困难加远志、菖蒲、桑白皮。
治法:疏风解表,清肺润燥。
4.肝肾阴虚
主证:肢体瘫痪,肌肉萎缩,屈曲拘挛,肌肤干燥,麻木不仁,或见遗尿,伴头晕耳鸣,潮热盗汗,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分析:本证见于病程迁延,肝肾不足者。病久不愈,损伤肝肾,肝肾精血不足,筋骨失其濡养,故见肢体瘫痪,肌肉萎缩。经脉拘急不利,故见肢体屈曲拘挛。阴虚火旺,故见潮热盗汗,心烦口渴等症。
方药:虎潜丸加减。知母、龟板、白芍各12g,熟地、牛膝、当归各10g,枸杞子、黄柏各6g。肢体屈曲拘挛加伸筋草、丝瓜络;遗尿加桑螵蛸、益智仁;肌肤麻木不仁加鸡血藤、红花。
治法:补益肝肾,强筋壮骨。
综上所述就是关于脊髓炎的治疗方法,上文的描述是从中医的角度来分析疾病的病情,这对于从根本上治疗该疾病有帮助,脊髓炎会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因此提醒大家如果发现疾病,一定要及早治疗,以免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推荐阅读: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检查脊髓炎的护理怎样科学合理的进行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