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黄疸

治黄疸的药膳

2016-07-08 互联网 A +

男青年小张,近日发现皮肤发黄,瘙痒难忍,小便呈浓茶色,大便色呈灰白色。血液检查发现胆红素增高,尿胆红素呈阳性,医生诊断为黄疸。

黄疸并非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的一个体征。按黄疸发生的机理,分为:①溶血性黄疸。是由于各种急、慢性血管内溶血所致;②肝细胞性黄疸。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受损所致;③梗阻性黄疸。由肝内或肝外胆管阻塞,特别是肝外胆管被各种病变阻塞所致;④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多因肝细胞对胆红素代谢发生先天性缺陷,引起非结合胆红素增高或结合胆红素增高的各种综合症所致。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脾失健运,湿邪壅阻中焦,肝气郁结不能疏泄,湿邪郁遏侵入血液,溢于肌肤,因此发黄。其关键在湿,且与肝脾二脏尤为密切。所以,黄疸的治疗应以健脾利湿退黄为主。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食疗法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以下列举几则黄疸的食疗方,供患者选用:

牡蛎肉玉米须汤

鲜牡蛎肉100克,玉米须150克。先将玉米须洗净,切成碎小段,放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备用。将鲜牡蛎肉洗净,用快刀斜剖成片,与玉米须药袋同放入砂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待牡蛎肉熟烂,取出药袋,滤尽药汁,加葱花、姜末、精盐、味精各少许,拌匀,再煨煮至沸,即成。分2次服食,吃牡蛎肉,饮汤汁。有敛阴潜阳、滋阴养肝、清热退黄之功效。

[1]>下页

12下一页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