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49岁,是一个老胃病患者。33岁开始得胃病,当时年轻扛得住,工作也很忙,就没有把它当一回事,虽然时不时发作一下,但挺挺也就过去了。可是最近几年来,我的胃病越来越严重而且发作频繁,经常感觉胃闷痛、饱胀、泛酸,餐后尤其明显,弄得我心神不宁,坐立不安,做什幺事都没有精神。晚上睡眠也常常受到影响。
我到医院做过多次电子胃镜检查,检查结果都差年多,胃镜报告单上描述为“食道黏腹色泽形态正常,贲门光整、齿状线清晰,胃底黏液稍浊、量中等,胃体黏膜充血。胃角弧形光滑,胃窦部黏膜皱鬟略粗乱,黏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蠕动可,幽门圆形开闭佳,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上段未见渍疡及疤痕;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镜诊断是“慢性浅表性胃炎”,每次胃镜的诊断结论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语句的描述次序稍微换了一下。
我看过很多医生,吃了好多药,从最初的雷尼替丁到现在的洛赛克,基本上人家讲什么药好我就吃什么药,广告上说什么药好我也吃什么药,可我的胃病就是不见好转;而且我听说慢性浅表性胃更会转变成慢性萎缩性胃炎,而后者又可转变成胃癌,这让我及家人万分焦虑,不胜其烦。
我想请教:①胃镜检查报告说明了什么,到底准不准确?②慢性霄更应该如何进行系统的规范治疗?
的确,许多慢性胃炎患者存在这些疑惑。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