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疾病谱随病程的进展表现不一,包括单纯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非酒精性脂肪肝不仅仅是肝脏病变,更主要的是,肝脏作为体内物质代谢的重要器官,其发生脂肪沉积后,对血糖、血脂代谢产生严重和广泛的影响,危害人类健康。非酒精性脂肪肝与糖尿病的关系非常密切,可能是早期糖尿病的预兆。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糖代谢、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冠心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显著升高。国外报道,非酒精性脂肪肝人群中,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约50%。糖代谢正常阶段的脂肪肝患者相对于没有脂肪肝的患者更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因此,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对早期诊断和积极防治2型糖尿病有更重要的意义。
一旦诊断为脂肪肝,不容忽视的是需要进一步明确是否伴有糖代谢异常或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脂质代谢异常,以评估糖尿病和心血管病变的风险。对于糖代谢尚处于正常阶段的脂肪肝患者需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定空腹和餐后血糖。经过以上综合评估后,才能制定正确的诊疗计划。由于B超不能对肝脏脂肪含量进行精确定量、不能对脂肪肝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因此在病情需要时可以通过肝穿刺病理检查,对肝脏脂肪进行精确定量、分级及分期,此法对判断肝损伤及纤维化的程度有重要价值。
治疗对策:
1.防治原发病或相关危险因素。
2.基础治疗:制定合理的能量摄入以及饮食结构调整、中等量有氧运动,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