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痛风

痛风的诊断标准和检测注意事项

2016-05-13 求医网 A +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如果血中尿酸浓度长期高于这个饱和点,医学上称为“高尿酸血症”。进食含有过多嘌呤成份的食品,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身体未能将嘌呤进一步代谢成为可以从肾脏中经尿液排出之排泄物。血中尿酸浓度如果达到饱和溶解度的话,这些物质最终形成结晶体,积存于软组织中。痛风可以由饮食,天气变化如温度气压突变,外伤等多方面引发。

痛风的诊断

急性痛风诊断标准:

1.滑囊液中查见特异性尿酸盐结晶;

2.痛风石经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检查,证实含有尿酸钠结晶;

3.具备下列临床、实验室和X线征象等12项中6项者。

⑴1次以上的急性关节炎发作;

⑵炎症表现在1d内达到高峰;

⑶单关节炎发作;

⑷患病关节皮肤呈暗红色;

⑸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

⑹单侧发作累及第一跖趾关节;

⑺单侧发作累及跗骨关节;

⑻有可疑的痛风石;

⑼高尿酸血症;

⑽X线显示关节非对称性肿胀;

⑾X线摄片示骨皮质下囊肿不伴有质侵蚀;

⑿关节炎症发作期间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临床分期:痛风是终生性疾病,它的病情发展全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四期:

(1)高尿酸血症期:又称痛风前期,在这一期病人可无痛风的临床症状,仅表现为血尿酸升高。

(2)痛风早期:此期由高尿酸血症发展而来。突出的症状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在急性关节炎发作消失后关节可完全恢复正常,亦不遗留功能损害,但可以反复发作。此期一般皮下痛风石的形成,亦无明显的肾脏病变如尿酸性肾病及肾结石的形成,肾功能正常。

(3)痛风中期:此期痛风性关节炎由于反复急性发作造成的损伤,使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骨破坏与功能障碍,形成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可出现皮下痛风石,也可有尿酸性肾病及肾结石的形成,肾功能可正常或轻度减退。

(4)痛风晚期:出现明显的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皮下痛风石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可以破溃出白色尿盐结晶。尿酸性肾病及肾结石有所发展,肾功能明显减退,可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尿酸检测时注意事项

(1)病人应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血送检。严格地说,病人在抽血的前3日即应避免吃高嘌呤饮食,如海鲜、动物内脏,并禁止饮酒、避免剧烈运动,如奔跑、快速登楼、负重或挑担等,因为剧烈运动可使血尿酸升高。

(2)避免可导致尿酸假性增高的药物;暂停应用各种影响肾功能的药物;水杨酸类药物阿司匹林、降血压药、利尿剂、泰尔登等。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