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炎属于眼部疾病中的一种,一般情况下角膜炎发病突然,而且常常伴有眼睛疼痛等症状。角膜炎如何诊断检查?为了帮助患者能够顺利治愈,下面求医小编就角膜炎的诊断方法为大家详细介绍。
泡性角膜炎的西医诊断依据
1、由于泡疹位置不同,眼部刺激症状也不同。泡疹在结膜者,仅有轻度的异物感,痒感;在角膜缘和角膜上者则有较明显的畏光、流泪、疼痛。
2、裂隙灯下可见此泡疹并非空泡,而是由炎症细胞和血管组成的上皮下炎性小结。
3、泡性结膜炎时有明显的限局性结膜充血,充血的中央可见圆形、灰白色、隆起的小结节,直径约1~3mm,有时大至4~5mm称为巨泡。数日后小泡顶端溃破形成溃疡,愈合后不留派痕,病程约为8~10天。泡性结角膜炎时,泡的周围结膜局限性充血,泡在结膜角膜各占一半,愈合后角膜侧留有半圆形混浊,结膜侧不留痕迹。有时其结膜侧愈合,而角膜侧形成半圆形进行性边缘,边愈合边向角膜中央前进,血管随之进入而呈束状,此时就叫束状角膜炎,愈合后遗留带状混浊。
泡性角膜炎时,起初为在角膜上有小圆形灰色浸润,后来形成溃疡,荧光素着染,愈后留有小圆形云翳或斑翳,病程约10~14天。多次发病者在角膜上留有多个混浊。溃疡若向深部进行可使角膜穿孔,虹膜脱出,形成前粘性角膜白斑。
泡性角膜炎的西医鉴别诊断
1、束状角膜炎应与周边部卡他性角膜溃疡相鉴别:前者与角膜缘之间无透明角膜间隔,病灶和血管直接与角膜缘相连;后者与角膜缘之间有1~2mm透明区问隔,且多个小的浅层溃疡连结成新月状。
相关推荐:详细了解角膜炎的基本常识
2、本病应与酒渣鼻性角膜炎相鉴别:后者也富含血管,反复发作,但后者有明显的面部酒渣鼻体征,且多发生在40岁以上,其疱大多呈淡红色不透明结节状、边界清楚。
3、泡性角膜炎水痘性角膜炎、牛痘性角膜炎的鉴别:本病多于营养不良、过敏体质、卫生条件差的儿童发病,发病较慢,刺激症状较轻,角膜之灰色圆形浸润位于浅层,早期即有新生血管,无全身症状,视力受累轻;水痘性角膜炎为病毒感染所致,角膜上散在大小不一的半透明水疱,位于基质层,水疮破溃后形成薄翳、斑翳、粘连性白斑,视力明显受累;牛痘性角膜炎是因接种疫苗感染而来,起病急,局部刺激症状重,角膜上有集簇性大小不一的不透明水疱,位于基质层,愈后形成粘连性白斑,全身症状重,视力明显受累。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