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是口腔疾病中常常都会见到的,但是很多的人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牙周炎出现,这也是现在很多的人都在关注的问题,因为自己的牙齿是我们吃东西的一个重要的器官,那牙周炎出现的成因是什么?
牙周炎是造成失牙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指主要由局部因素,如菌斑、牙石等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常因未经及时治疗的牙龈炎继续发展,炎症向深层扩展而成,病变累及深层的牙周组织,表现为牙周附着的丧失、牙周袋的形成和牙槽骨的吸收。
除了个别类型外,一般多在成年时期发病,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疾病的程度也越来越重。
虽然大多数牙周炎的病情进展缓慢,但如果没有有效、及时的治疗,口腔内松动甚至脱落的不仅仅是个别的一颗牙齿,往往是多颗牙齿,甚至于全口牙齿被拔掉,影响咀嚼功能。
引起牙周炎的局部因素与牙龈炎相同,主要是由沉积在牙面上的牙菌斑而引发的,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可促使菌斑的附着。
而全身因素主要是降低牙周组织对细菌的抵抗力,使之易患或加重病变.牙周组织作为全身的一部分,也受全身健康状态的影响。
人们普遍认为,口腔是比较洁净的.其实与身体其他部位相比,口腔内的细菌无论其数量、种类均为全身最多的环境之一。
据研究,每毫升唾液中含细菌达1.5亿个,口腔内大约有300多种细菌,这些细菌常常聚集在牙齿表面的凹陷处,生长、繁殖而形成一层无色黏稠的薄膜,就是造成牙周炎的“牙菌斑”。
口腔内绝大多数细菌是固有的,口腔内的固有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如食物残渣堆积、刷牙不彻底干净、牙齿排列拥挤等,口腔卫生差,牙面堆积的细菌增多时,就会形成菌斑、牙石,当细菌的种类发生变化,致病菌的量增多,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多种细菌协同作用就会导致牙周炎的发生。
牙周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不仅在刷牙时出血,有时在说话或咬硬物时也要出血,牙龈颜色暗红,由于水肿显得比较光亮。此外,还有牙周袋形成,在正常情况下,牙龈附着在牙齿上的龈沟仅深零至两毫米,超过两毫米则为牙周袋。牙周袋的形成说明炎症已从牙龈发展到牙周支持组织,使较深层的牙周组织感染,慢性破坏,脓性分泌物可以从牙周袋溢出。
早期的牙周炎牙齿不松动,只有在慢性破坏性炎症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牙周组织支持力量大为减弱时,才可以导致牙齿松动。牙龈退缩也是牙周炎的症状之一,但患者常不易察觉。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炎,由于长时间受大量牙石的压迫,刺激牙龈,所以,龈缘外形出现水平式的退缩。至于老年性的牙周组织退缩,一般属于生理情况。一方面是因为牙周组织本身的退缩;另一方面是由于牙齿的磨耗而使牙齿继续萌出,形成牙根面暴露。由于牙根面的暴露,对冷、热、甜、酸食物或机械性刺激,都有敏感的表现。但也有的是生理和病理的因素同时存在。
疾病的形成都会有一定的病因,这些病因的发生对于我们的健康都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只是我们在生活中了解牙周炎的病因,并且根据这些病因去做好相应的预防,疾病就不会出现了。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