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的症状表现除非是非常典型,要不然也会被误诊为其他的肾炎,这主要是跟狼疮性肾炎的分型有关,下面我们来看看狼疮性肾炎的正确分型。
为了正确区别狼疮性肾炎的不同类型,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给狼疮性肾炎进行了分型:
I型:微小病变型。病理检查正常,镜检有少量蛋白尿,预后好。
II型:系膜增生型。病变局限在肾小球系膜区,预后也较好。
III型:局灶增殖型。病变局限在肾小球的部分组织,经过积极治疗,预后也较好,但病情较前两型略重。
IV型:弥漫增殖型。整个肾小球都有病变,过去预后较差,现在有了激素、环磷酰胺等药物,5年存活率达到80%。
VI型:病变在肾小球基底膜,可有蛋白尿,高脂血症,经治疗预后相对较好。
VII型:硬化型,整个肾小球硬化成一个纤维网状,肾功能差,无法恢复,此时用药要防止药物的副作用对机体的损害。病人往往需要借助透析疗法,才能生存。
肾病专家说:红斑狼疮最容易伤害的就是肾脏,从而导致狼疮性肾炎。很多狼疮性肾炎患者由于出现大量的蛋白尿被错误的诊断为普通肾炎,不能进行正确的治疗,带来严重后果。所以在治疗时医生一定要分清。
相关推荐:红斑狼疮性肾病是什么?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