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小儿患龋齿的初期可能没有症状,只是会发现孩子的某颗牙上出现了小黑洞,或是孩子的牙齿对冷、热、酸、甜的食物产生酸痛的感觉。渐渐地孩子吃东西时会感到牙疼,不敢用患侧牙咀嚼。经常牙疼不能好好吃饭,会出现营养不良,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进一步发展导致牙髓炎、牙根尖脓肿等,
引发小儿龋齿的因素造成龋齿的因素主要包括细菌、食物和宿主(牙齿)3个方面。细菌在龋病发病中起着主导作用;饮食是细菌的重要作用物,如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是致龋性食物。此外牙齿的形态、结构与龋齿发病有明显的关系,如牙齿咬面的窝沟易滞留食物残渣,诱发龋齿。牙齿发育时期,食物中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钙、磷、维生素B1、D和氟等不足,使牙齿抗龋性低,容易患龋齿。预防小儿龋齿的方法一、孩子在出牙后至3岁前,饭后喝少量水漱口,早晚家长用指套牙刷给孩子刷牙(不用牙膏)。二、孩子3岁以后,应教导他们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尽可能做到饭后漱口,早晚各刷牙1次,每次3分钟。睡前刷牙更重要,因为夜间间隔时间长,细菌容易大量繁殖。刷牙的方法是顺刷,即“上牙由上往下刷,下牙由下往上刷,里里外外都要刷,顺着牙缝上下刷”。这种方法可以把牙缝和各个牙面上的食物残渣刷洗干净,也不容易损伤牙龈和过度磨损牙齿表面。三、在孩子乳牙萌出前,父母可用一块约5厘米正方形的纱布蘸白开水或淡盐水轻轻擦拭孩子口腔,去除牙龈上的菌斑。另外还要避免婴幼儿的“奶瓶龋”,这种口腔病会导致乳牙广泛受到腐蚀。防止这种疾病的发生,主要是不让孩子含着装有奶汁或果汁的奶瓶睡觉。母亲给孩子喂奶时,一旦发现婴儿已睡着了,就要及时把乳头脱出。温馨提示家长应教育儿童平时少吃糖果零食,睡前不吃甜食。增强牙齿的抗龋能力,可用含氟牙膏刷牙、氟溶液漱口。最好每半年一次到正规医院给儿童检查牙齿,发现乳牙坏了一定要尽早治疗,防止龋洞变深变大。不要抱有“乳牙患病不用治疗,等换了恒牙自然就正常了”的错误观点。(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