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医学对远视的记载比较早,2000多年前的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黄帝内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称之为“能远视不能近视”。明·王肯堂所著的《证治准绳·七窍门》称之为“能远怯近证”。清·黄庭镜所著的《目经大成》始简称“远视”。
祖国医学认为其病因病机有三:(1)禀赋不足为阴阳俱虚之证。多因未出生禀赋父母之精不足,或父母年老体弱多病,或房劳过度,精血不旺,或营养不良,气血不足,均可影响胎儿发育,导致先天不足。肾藏精,为“先天之本”,可“藏真阴寓元阳”,肾阳不足则阳气虚弱,神光不能越外而远照,故视远模糊;肾阴不足则阴精亏损,光华不聚,则视近昏花,视远也不清。(2)阴精亏损多因房事不节,用目过久,形体劳倦,悲泣过度,或久病及肾,热病伤阴所致。阴精亏损,精气不能上承目窍,敛聚光华,故视近模糊;阴精亏损阳气独盛,发越于外则视远尚清。正如王海藏说:“目能远视,责因有火,不能近视,责其无水”。故本病为阴精亏损,阳气独盛而成。(3)肝胆湿热饮食不节,过食肥甘,脾胃受伤,运化失司,湿热内停,薰蒸肝胆,血气损伤,光华散乱所致远视。辨证论治:(1)禀赋不足青少年发育迟缓,成人未老先衰。此类多属中、高度远视。可见眼位偏斜,视力减退,看远视近皆昏蒙不清,尤以视近不清为甚,不耐久视,强行久视劳目则头目困痛,视一为二。常伴眩晕耳鸣,腰痠腿软,怯寒肢冷,脉细弱,舌淡自。(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