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季是冻疮的好发季节,此病最喜欢赖上儿童和妇女或者末梢血循环不良者。冻疮是由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损害,好发于皮肤暴露部位,而且是反复发作。常为暗紫红色隆起水肿红斑,患者感觉到明显的痒感,受热后加剧。如何有效预防冻疮呢?
第一,必须要促进血液循环。像平时应加强适合自身条件的体育锻炼,或利用每天洗手、脸、脚的间隙,轻轻揉擦皮肤,或者搓手、跺脚也可以。第二,可以用温差手泡的方法,取一盆15℃的水和一盆45℃的水,先把手脚浸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再浸泡于高温水中,反复调换,每天3次,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冻疮已发作,就不可再用温水泡手脚。因为冻疮是由于人身体某部位处在低温环境下,毛细血管等组织受冷收缩,进而引发变形。这些组织受损,血管壁变得比正常血管更薄,如果突然用热水浸泡,由于热胀冷缩原理,已经受损的毛细血管会突然膨胀,从而引发血液、皮肤细胞中的一些体液等内渗,加剧肿胀,甚至引发感染。第三,注意手脚清洁和保暖。细菌滋生也是造成冻疮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老百姓很容易忽略的因素。勤洗手、勤换鞋袜,清洁和保暖工作做好了,冻疮不易发生。第四,采用服、擦药物法。有冻疮体质者,可在入冬前一个月增加维生素A、C及矿物质的摄入,以提高机体耐寒力。也可在冻疮好发部位涂擦辣椒酊(取干辣椒20克,密闭浸泡于75%酒精500毫升中,7天后可用),或取中药三七、红花、赤芍、鸡血藤等各适量,水煎取液,进行局部擦洗。冻疮易反复如何治疗一般冻疮分两种:一种是非冷冻性冻伤;另一种是冻结性冻伤。如果不是因为冷冻性而引发的冻疮,那是指人长期处在低温环境下,一般是在零下十摄氏度至零上六摄氏度之间,引起的人体某部位受损害,这种病患相对好治疗,不必去医院,选择一些冻疮膏以及抗炎和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即可。对于这类冻疮,要注意可以用不高于体温的温水擦洗,然后用酒精消毒创口,切忌用烫水浸泡,以免感染。如果是因为冻结性冻疮,就是指人在极度低温状况下,一般在零下二十摄氏度以下,迅速受冻,引发冻疮。这种病患治疗起来相对麻烦,创口会出现组织性坏死,血管收缩严重,皮肤局部干燥坏死,伴有感染等现象。张教授强调,这种系统性的冻结性冻疮,必须要到医院进行治疗。点击此处查看冬季疾病专题:数九寒冬如何避免疾病来袭(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