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绝大多数女性痛经属于生理现象,但疼痛的恶性刺激常使人坐卧不宁、睡眠不安。美国一位妇产科专家提出的方案可帮你减轻痛苦:每晚睡前喝一杯加一勺蜂蜜的热牛奶,即可缓解甚至消除痛经之苦。那么治疗痛经的偏方还有哪些呢?以下就带大家了解下治疗痛经的偏方。
治疗痛经的偏方偏方一:食盐250克―500克、葱白250克、生姜200克(切碎),上药共烘热,装布袋中,温熨下腹部,用于寒湿凝滞的痛经。偏方二:用艾叶50克,胡椒10克,陈皮20克,焙黄为末,加白酒少许,纱布裹,睡前放于脐下3寸处(关元穴),上压热水袋,具暖肾湿经止痛之效。偏方三:肉桂10克,吴茱萸20克,茴香15克,元胡15克,4药共研细末,用黄酒适量热敷于脐部;宜用胶布固定,冷后可再炒熨敷,以不烫伤皮肤为度。本法治寒湿凝滞痛经。偏方四:放在香桂活血膏上贴三阴交、关元、气海,每日换1次,经前2-3天感到略有隐痛即贴;对部分患者有预防作用。偏方五:月经前3天,用胡椒粉3克,醋调为糊状,等分2。取胶布2块,将胡椒粉糊置于胶布中,贴双侧涌泉穴,按摩10分钟。介绍完治疗痛经的偏方后,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若出现以下情况中的任何一种,就不是几种食物所能解决的了,应赶紧去看医生:1、年龄超过25岁或已婚,特别是已分娩者,痛经很剧烈,不经治疗难以忍受者。2、痛经逐渐减轻,但最近又加剧,有患子宫后屈或其他疾患可能者。3、经期体温升高,甚至发高烧者,应考虑患子宫内膜炎的可能。4、经期过长或过短正常为3~7天,或出血量过多者,一般每天正常量需要6~8个卫生巾。5、经血中出现肝脏样块状物,且大于小指者,应疑有子宫肌瘤等严重疾病存在。6、越接近经期下腹疼痛越明显,而到经期第一天又消失者,为经前紧张症的表现。7、正常经血呈暗红色,含有陈旧性血液、粘液和脱落的子宫内膜呈碎块状。若经血颜色淡茶褐色,或气味发生变化者,应及早诊治。(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