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是肛肠疾病中的常见病,在肛肠科疾病中发病率排名第二,仅次于痔疮。因为症状与痔疮相似,所以普通人不易区分。
肛裂是指肛管皮肤出现纵形、裂开性溃疡,发病后主要症状是疼痛和出血。排便时,大便经过患处,会引发剧烈疼痛,便后持续数小时,严重者直至下次排便前才能缓解。出血主要是鲜血,排便时滴出或便后手纸擦血,便后即止。:如何预防肛裂?(1)肛裂的主要病因是大便干燥,临厕努挣,肛门被坚硬的粪便撕裂,久之则形成慢性溃疡。因此,应保持大便通畅,干硬粪块形成后,不要努挣排出,可选用温盐水灌肠,或石蜡油灌肠,或用开塞露注入肛内,滑润排便。(2)及时治疗肛隐窝炎,防止感染后形成溃疡及皮下瘘。(3)妇女月经期应注意卫生,不要参加重体力劳动。妊娠期应多吃水果、蔬菜,防止便秘。生育时要注意保护会阴,不要撕裂会阴及肛门。(4)在肛门检查如肛门指诊、用肛门镜或其它器械时切忌粗暴用力,以防损伤肛管引起肛裂。(5)及时治疗克隆氏病、溃疡性大肠炎等肠道疾病,防止并发肛裂。温馨提示:得了肛裂要及时治疗,否则,急性可以转化成慢性,接着会导致便秘、痉挛、肛裂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加重,甚至导致胃肠紊乱和肛门直肠神经官能症等。(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