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老年人的手抖是否就是因为疾病引起的?

2016-02-02 凤凰中医 A +

手抖相信大家都不是很陌生,在生活中很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情况也都出现过类似手抖的情况,不管是年轻的患者还是年长的,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下都会出现手抖的情况,而老年人手抖更加普遍出现很多老年人因为手抖而难以维持生活自理,像平常吃饭或者写字都会因为手抖而受到很严重影响。手抖虽然仅表现在肢体上,但是病根多在大脑中,只有分清楚是不是疾病造成的手抖,才能从根本原因出发对患者进行针对的治疗。

一般将手抖这种情况分为两种:一种是属于生理性的手抖,另一种则是由于疾病而引起的手抖。

一、生理性手抖动

幅度小而速度快,多在静止时出现,是一种细小的、快速的、无规律的抖动。生理性手抖常在精神紧张、恐惧、情绪激动、剧痛及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出现,一旦引起手抖的上述原因消除,手抖也随之消失。

二、病理性手抖

医学上称“震颤”;是指手不随意的颤动,常为永久性的。主要分为静止性手抖和运动性手抖两种类型。其中静止性手抖是肌肉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即安静的状态下出现的手抖。这种手抖在睡觉时就可消失,手抖速度为4—6次/秒,比较有规律,典型的疾病如帕金森综合征。运动性手抖是只在运动时出现手抖,运动接近目标时抖动加重。运动性手抖无规律,抖动幅度大,受情绪影响而增强,常见于脑神经和上肢神经的病变。临床上引起病理性手抖的常见病有:上肢神经疾病与损伤、脑组织疾病和药物中毒性手抖。

如果真的是疾病造成的手抖,那么手抖可能就是以下几种疾病的前兆:

1、帕金森病。中老年人出现一侧手脚不能控制地抖动,并且静止时明显,活动时减轻,则要警惕患上帕金森病。该病最为典型的表现是出现拇指与食指每秒3~4次的对合动作,像是“搓丸样”的动作。该病可随病程的延长出现肢体僵硬、动作减少、行走不稳等症状。

2、特发性震颤。也称家族性震颤及原发性震颤。此类疾病的症状与帕金森病正好相反,抖动以肢体活动时明显,静止时减轻或消失为主要特征。家族中有相似患者,有些人少量饮酒后抖动减轻。

3、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亦是引起肢体抖动的常见原因。如果手抖同时伴有消瘦、多汗、突眼、心跳加速等症状,则应到医院及时做血清甲状腺素及甲状腺B超检查。

4、酒精戒断症状。如果有长期大量的饮酒史,此时因主动或被动原因处于酒精戒断期间,那么出现肢体抖动震颤很可能为戒断症状。该种抖动多为全身性,动作幅度大且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障碍、精神异常、幻觉等表现。

5、小脑病变。该类患者可出现意向性震颤,即患者越接近目标物体,其抖动越明显。此外,还可出现眼球震颤、言语改变以及站立行走不稳等共济失调的表现。

6、心因性震颤。该种肢体震颤多见于中老年妇女,最显著的特点为发作性抖动,尤其多见于不良生活事件刺激后发生,当情绪平复后减轻。诊断此病前需要排除器质性病变。

7、药物性震颤。很多药物都可引起肢体抖动,故在服药前应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如该药有引起锥体外系症状副作用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服用,且不可擅自加量、停用及延长服药疗程。一旦出现了该种副作用,也不必过分惊慌,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停用该类药物或换药。

如果是生理性的手抖,一般危害不会太大只要摆正心态相信就能够缓解,但如果确定是某些疾病造成的,那就要去正规的医院就诊核实究竟是哪一种疾病所造成的,这样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要知道能够引起手抖的疾病有好几种,并不单单只是一种疾病造成的,明确是哪一种疾病造成的然后用相关的治疗来缓解,相信手抖的情况一定能够得到缓解的。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