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辛辛纳提大学医学院儿科医院研究基金会与儿科的clarkd.west和davidp.witte博士等报道:两项观察研究发现肾炎因子(nf)可能是致肾炎的。
首先,肾小球肾炎在3种h因子功能受阻情况下常见。h因子功能的阻断是由nf引起的功能不全。
其次,在2型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pgn),肾小球基底膜的系膜旁的上皮下沉积物只在低补体血症者的肾活检标本中存在,此时一般认为有nf存在。
在研究中,他们应用抗c3c和抗c3d抗体免疫组化方法来评价与c3产物有关的沉积物成分。通过常规显微照片以及新鲜组织切片的免疫组化染色进行评价。
典型2型低补体血症的mpgn患者的沉积物只与抗c3c抗体反应,而2例快速进展性2型mpgn患者、6例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和5例青少年急性非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不仅与抗c3d抗体反应,而且也与抗c3c反应。由于除c3c外,所有来源于c3的降解产物均可与抗-c3d反应,所以典型2型mpgn中的沉积物必定只含有c3c。随着结合性c3b的完全降解,c3c释放进入液相。
他们总结:沉积物中的c3c不可能是肾小球补体反应的产物,而是由nf与天然c3在循环中发生反应而形成的。另外,沉积物内缺乏备解素,并仅存在极少量的c5,这些发现均支持c3c作为这些沉积物中的唯一成分。
(责任编辑:jbwq)